一、吃素能饿死肿瘤吗?
错误观点:吃的越素,离肿瘤越远,吃的越好,肿瘤得到的营养也会越多,生长的越快,而吃素就可以把肿瘤细胞饿死。
真相:一味吃素,并不会远离肿瘤,靠吃素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目前无证据显示人体增加养分,会使癌细胞成长更快,反而有许多病患因营养充足而长期存活,营养状况好的患者,在对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方面,明显要好于营养状况差,消瘦的患者。
二、肿瘤患者应忌口吗?
错误观点:“发物”会导致肿瘤复发,应禁食。
真相: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发物能引起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盲目忌口只能使病人的营养状况日趋恶化。
正确观点:肿瘤病人的忌口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法而异,除吃中药应遵医嘱忌口外,一般不宜过度忌口,以免影响营养的摄入。
三、喝汤最有营养吗?
错误观点:有人认为营养在汤里,要给患者吃,所以医生们经常看到患者喝汤,家属吃渣的奇怪情景。
真相:事实上据科学测试,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了渣里。
正确观点:建议患者能吃的汤和渣一起吃,可将所需的食物打成匀浆,如存在消化能力差,病情限制,可给予符合病情的肠内营养制剂。
四、消化道术后进食粥汤类流食时间越长越好吗?
错误观点:消化道手术后,担心刀口撕裂,长时间吃米粥、汤类流食。
真相:消化道肿瘤的手术大多会使有效的消化道长度缩短,并对消化道进行重建,因此,术后早期的饮食的确需要流食的过渡过程,以适应消化道功能的逐步恢复,但是长时间的自然食物流食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造成体重下降,不利于伤口愈合和后续治疗。
正确观点:术后经口进食,建议先自少量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但由于自然食物制作的流食和半流食能量和营养素很难达标,故过渡时间不宜太长,另外,过渡期间推荐增加口服营养补充剂,根据患者进食情况持续1-3个月。
五、海参抗癌,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这个观点对吗?
错误观点:海参属于高蛋白食物,是补充蛋白质的不二之选。吃海参能增强免疫力,抗癌。
真相:量:干海参蛋白质50.2%属于高蛋白食物,但干海参经泡发后蛋白质含量大幅下降至6%,比鸡蛋更低一半。质:海参蛋白质必须氨基酸种类并不完全,属于不完全蛋白质,形象的说:海参蛋白质“含金量”不足。有学者对海参进行实验,让恶性肿瘤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食用整根海参或食用海参中的营养提取物,结果显示,与没有食用海参的患者相比,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正确观点:吃海参没有坏处,但不要迷信他的功效。有条件可以吃,没有条件,没有必要创造条件去吃,补充优质蛋白最好选择蛋白类、瘦肉、奶类、豆制品。
六、乳腺癌患者不能喝豆浆,对吗?
错误观点:豆制品含有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已患上乳癌的女性害怕喝豆浆,担心加重病情。
真相:大豆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几乎可以和牛肉蛋白媲美,大豆食品中独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影响不大。
正确观点:乳腺癌患者可是适量的喝一些豆浆,选择部分豆制品代替部分动物食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是安全和有益的。
七、“肿瘤患者只要打营养针,不吃饭也没关系”的观点对吗?
错误观点:当肿瘤患者食欲不振、食物摄入不足时,有的患者、家属认为不吃饭静脉营养也能满足营养需要。
真相:人体通过胃肠道进食是自然状态,食物进入肠道吸收,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肠粘膜就会萎缩,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粘膜屏障作用被破坏,从而也易感染。
正确观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障碍,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建立起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通道,只要肠道有功能,就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