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一根藤上三个瓜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钟久昌教授

抗癌

肿瘤和高血压、糖尿病的医疗负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患者存活率增加,且长期生存患者高血压病或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且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更差。


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先后发病。高血压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平均为32.9%,而糖尿病人群中有58.9%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此外,高血压或糖尿病本身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种疾病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和高血压、糖尿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三者的发病均涉及了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在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三者具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血症及不良生活方式,需要共同目的性干预以预防肿瘤和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肿瘤和高血压及糖尿病就像“一根藤上三个瓜”。“藤”就是上述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血症及不良生活方式。顺“藤”就能找到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如能早期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或者早期干预上述危险因素,是可能逆转为正常健康人的,至少可以延缓其发病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舒尼替尼(Sunitinib) 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常规药物。新近研究发现,舒尼替尼治疗40天后肾细胞癌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而血浆胰岛素、HOMA-IR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此外,研究发现舒尼替尼治疗40天后肾细胞癌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24小时蛋白尿与基线相比显著升高,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踝臂压力指数(ABI)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舒尼替尼常用于临床的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升压机制包括:

(1)减少内皮中的一氧化氮(NO)产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而降低的NO促进PAI-1表达增多,导致高血压恶化;

(2)导致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压升高;

(3)VEGF在辅助系膜、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存,如生成减少导致肾小球结构功能破坏;

(4)VEGFA生成减少会导致肾小球细胞减少,继而系膜溶解、肾小球硬化及蛋白尿等。

该研究提示舒尼替尼治疗后观察到的早期内皮功能障碍、血压、葡萄糖/胰岛素代谢和蛋白尿等指标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增加肾癌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严格的随访。

▶▶ 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自我管理应充分利用家庭血压监测和毛细血管血糖自我监测的基础手段,同时要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必须兼顾降压和降糖,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致力于危险因素的纠正。期望将来有更大样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来证实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通过肿瘤专家、高血压专家、内分泌专家、病理科、放疗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精诚合作,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损害进行早期监管、诊断、预警、预防和治疗,优化恶性肿瘤的治疗,从而将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因素降到最低。通过规范临床实践开展国内大规模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指明方向,从而造福更多患者,为精准医疗时代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肿瘤患者精准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抗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