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于2020年4月15日拉开序幕,由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承办的宫颈癌防治科普学术研讨会于4月15-16日隆重召开!结合本省肺炎防疫防控的具体要求,避免人群聚集的宗旨,本次会议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同时采用互联网平台与患者、省内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主会场设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
4月15日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魁秀教授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科普宣教-女性防癌知识讲座,对女性系统的恶性肿瘤进行了简短的说明介绍,着重对女性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从流行病学、影响因素、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及预防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解。妇瘤科朱红卫护士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患者放化疗后的日常护理、PICC导管护理进行了指导,同时对患者放化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进行了简短介绍,告知患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注意个人防护,心态平和,积极应对。宣教结束后两位讲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4月16日通过网络平台与省内各地多名专家进行复发宫颈癌相关治疗的学术讨论交流,妇瘤科主任牛书怀教授对学术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致辞。樊晓妹教授从不同方面对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相应的诊疗指南推荐对其进行了阐述。宫颈癌治疗后仍有复发风险,治疗后仍需长期严密随访,早期发现复发性宫颈癌可使患者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存率。复发性宫颈癌治疗困难,预后差,给予根治性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免疫药物等多种治疗模式结合治疗,并寻求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益。同时郭云峰青年医师,进行了1例成功治疗复发宫颈癌的病例汇报。随后刘红教授,对当今的热点话题免疫治疗,通过不同的文献报道及不同的临床试验讲述了免疫治疗在复发宫颈癌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利与弊。会议讨论嘉宾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了提问与讨论,气氛热烈。
最后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魁秀,妇瘤科主任、副主任委员牛书怀对这两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定期组织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实施本专业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规范近距离治疗的流程,降低放疗副反应,推广近距离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造福于患者,提高省内本专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近距离放疗的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本次会议超过1000名妇瘤界同仁观看了网络直播,反响良好,此次会议对河北省近距离治疗专业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河北省近距离治疗水平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