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防是主动,治是被动。4月15日,以“关爱生命,科学抗癌”“抗癌路上,你我同心”为主题的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举行,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癌症患者获得科学抗癌知识,提高抗癌意识。
启动仪式上,云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昆明市延安医院院长谭晶教授介绍,癌症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以及家庭影响非常大,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全民的癌症防治意识——防是主动的,治是被动的。只要做好了防护工作,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以不患癌,如果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治愈。

活动现场
谭晶表示,力争在2030年,按照《“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让云南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肿瘤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问题,它像一棵小树一样,不会在一夜之间变成苍天大树。”昆明市延安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培先表示,随着体检被人们重视,超声经常能发现很多的甲状腺结节,CT被加入体检的范畴后,肺上也会发现一些结节,有些是碳沉积、结核,不需要做手术,但发现后有的人很紧张,马上做了手术,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确定它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也有很多种方法来控制肿瘤生长。
张培先说,不吃发霉的东西、不过多吃腌制品、饮用干净的水源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肿瘤发生。
活动现场,昆明市延安医院营养科主任杨显珺介绍,平衡膳食对肿瘤病人来说很重要,现在大家有些误区认为通过不吃东西“饿死”肿瘤,其实肿瘤是种消耗性疾病,膳食营养很重要,此外抗癌饮食也是一种误导,“没有哪一种饮食是绝对的抗癌。”

活动现场
杨显珺展示了医院原创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上面标出了每人每日的饮食摄入量;红黄绿食物优选钥匙扣,通过不同颜色的牌子对90KG的食物蔬菜、油、坚果、廋肉、大米、海产品等食物进行能量密度对比;食物定量盒,帮助患者快速确定食物的份量;中国食物成分表简版(云南地区),精选出云南本地食物,可以查到不同食物维生素含量、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等信息。
据介绍,本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将持续至4月21日,期间开展专家科普讲座网络直播、肿瘤防治网络在线问题答疑、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网络问卷调查等,并在线下利用橱窗、咨询台、宣传展架、宣传海报等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平衡膳食咨询、“关爱生命 科学抗癌”康复之光摄影展和进病房关怀患者等活动,让民众收获“知识”,患者收获“信心”,全社会同心防治肿瘤。
据了解,云南省抗癌协会涵盖了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专业,有近3000名会员覆盖了云南省全部州市,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作为专业和学科支撑,保证了云南省抗癌协会的学科引领和医疗服务能力。
此次云南省抗癌协会打造了“三级联动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在昆明市主城区以及呈贡区、宜良县等多家三级、二级和一级医联体医院通过网络直播同时启动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让肿瘤防治科普宣传能够遍及更多的人群,更近地来到人民群众的面前,传递“抗癌路上,你我同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