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为了有效提高广大百姓对癌症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认知和接受度,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万青教授在线公益直播讲授,权威解读中国癌症大数据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防控形势严峻。陈万青教授为大家在线对于防癌知识进行了讲解,对广大群众一些对关于癌症的理解误区进行科普,根据我国的癌症现状,向大家汇报国家癌症中心目前开展了的防控项目和取得的成果,科普了一些我国的早期筛查方法。
现在我们大家几乎是谈癌色变,也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有患癌的情况,陈万青教授对我们国家现在癌症发病和死亡的情况,以及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别为在线听众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我国癌症整体负担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发病人数占1/5-1/4之间,死亡人数略高。其中有几个癌的负担相对比较重,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这3个上消化系统来源的肿瘤以及鼻咽癌,我国几乎占了全球负担的一半,另外肺癌占全球的1/3。还有一些癌症在我国是相对较低的,如淋巴瘤,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还涉及到大众健康意识的问题,陈万青教授按照科学的标准,讲解了哪些人群适合需要做定期防癌体检。
最后陈万青教授强调了实施癌症防治行动重要性,防癌抗癌关乎国计民生,我们每一个群众都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