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组织的“2022肺癌免疫治疗MDT病例研讨会”第一期于线上盛大召开,干货满满,精彩纷呈!本次大会由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子玲教授和青岛市中心医院马学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特邀国内肺癌领域顶级大咖,以肺癌免疫治疗多学科诊疗(MDT)病例研讨为主题,聚焦肺癌规范化、多学科诊疗,分享临床实践经验与心得,以期推进肺癌MDT的规范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雷教授从早期可手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大方面盘点了肺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对于转移性NSCLC,GEMSTONE-302研究结果示,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较安慰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9.0个月 vs. 4.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显著提高(63.4% vs. 40.3%),缓解持续时间(DOR)延长2倍多(9.8个月vs. 4.4个月)。而且,无论鳞癌还是非鳞癌,无论PD-L1表达状态,舒格利单抗组均有获益。该研究结果表明,舒格利单抗对于晚期鳞状和非鳞状NSCLC患者均可带来显著获益。
本环节中,来自不同团队的专家进行了肺癌免疫治疗的病例分享。济南市中心医院陈华教授分享了多个入组舒格利单抗GEMSTONE-302研究的晚期NSCLC病例。其中病例1伴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病例2伴有左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右额叶脑转移。这两例患者一线应用舒格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并发现该方案起效快,2周期后肿瘤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PR),且对脑转移治疗有效,脑转移灶可达到完全消失,目前PFS已达34个月,患者生存明显延长。而且不良反应多为1-2级,患者耐受良好。这2个病例的治疗过程表明,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生存获益显著,且对脑转移的效果出色。
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代成成教授分享了1个右肺腺癌(rT4N0M1 IV期)病例。该患者经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右侧肋骨转移。行转移灶局部放疗,舒格利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卡铂化疗,2周期后疗效评估为PR。目前,患者已行4周期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主要不良反应均为1级,至今仍维持病情稳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陈晨教授则带来了1个晚期肺鳞癌伴右侧胸膜转移的病例。该病例一线应用舒格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并序贯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PFS为25个月,与既往数据相比,获益明显。而且,虽然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良好。
MDT团队点评:
针对陈华教授、代成成教授和陈晨教授的精彩病例分享,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的MDT团队成员分别从不同科室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各位专家一致认为:
○在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安全性管理至关重要,需要不同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并制定相应的不良反应治疗措施,从而保障免疫治疗安全、有效进行;
○舒格利单抗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不仅能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T细胞抗肿瘤作用,还可通过抗体Fc段结合巨噬细胞表面FcγR,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作用),诱导巨噬细胞进一步杀伤肿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应作为临床实践中晚期鳞状和非鳞状NSCLC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王哲海教授总结道,免疫治疗已成为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次大会讲者的报告内容可见当前免疫治疗的方式和方法已越来越多,MDT协作越来越重要。此外,舒格利单抗的良好疗效需要在临床实践与应用中进一步验证,期待带来更好的结果。
刘子玲教授表示,本次大会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不同特色病例的展示,彰显了免疫治疗的魅力。GEMSTONE-302研究证实了舒格利单抗用于鳞癌或非鳞癌患者的获益,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马学真教授表示,免疫治疗已进入了新时代,GEMSTONE-302研究证实舒格利单抗用于晚期肺癌患者的PFS获益显著,期待未来能够惠及更多患者。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会议内容干货满满,并对后续系列会议充满期待,希望携手引领肺癌免疫治疗的探索,最终使患者获益。
感谢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支持。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或点击这里回看会议精彩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