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癌宣传我们在行动---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疫情期间特别活动

          

           2020抗癌宣传我们在行动 

------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疫情期间特别活动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但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谈论。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通过印制资料在医院广场、大厅向广大的患者家属进行防癌宣传。同时向那些弱势患者和家属——即无法住院的晚期癌痛患者和家属设立了心理关怀和疫情期间的预防及防癌宣传。通过视频、电话给患者、家属进行癌痛宣传、心理疏导的同时,将防疫、防癌理念输送给每一位家庭成员。

但是此时我们更应重视一类特殊的人群,广大的癌症患者。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380.4万人,我们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应该讲防癌理念传送给每一个人。癌症可防可治,早发现早治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更能感受到健康的可贵,生命无价。

我们的防癌理念是癌症不会传染,但研究表明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有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如: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最重要的独立环境危险因素可经消化道传播。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国都有不少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经过研究发现,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都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系。因此如果体内有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父母们,这一点需引起注意,以免影响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切断传播途径,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进行根治治疗。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同时可以进行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两个月里,我们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新收治了癌痛患者77人,门诊服务518人次,电话问诊服务415人次,视频指导患者用药、护理指导、心理疏导180人次。我们的耐心的疏导、认真地聆听、专业的讲解等高质量服务,安抚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心灵,使他们在恐慌中找到了依靠,更增加我们和患者及家属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同时我们除做好个人防护外,严格的控制诊疗秩序,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疫情期间患者及家属不受到病毒传染的威胁。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悟出医护还有一份责任。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我们医护人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无形之中给周围的亲朋好友及邻居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医护的另一份责任是及时制止谣言,时刻能保持一份理智与清醒,越是在恐慌的时候越能传递正能量。在特殊时期终止谣言的传播,也是我们每一医护人员的责任。

越是特殊时期医护的责任越重大,在这个时候只要我们穿上白衣我们所代表的就不再是个人,甚至不再是医院而是我们整个医护群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将防癌理念深深地印在我们所接触的每个人的心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会像重视新冠肺炎防治一样,重视癌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