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广东省抗癌协会 |
||
活动具体时间 |
4.11至4.23 |
活动地点 |
线上、线下(广东省) |
参与活动的医院数量/名称 |
2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粤北人民医院、茂名市中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汕头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一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
||
参与活动的各类抗癌组织数量/名称 |
8/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健康协会淋巴瘤专委会、星光志愿者协会健康文化传播分会、北京市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东莞广财就业公益服务中心 |
||
科普讲座 |
81场 |
科普讲座的人数 |
557945人 |
学术研讨 |
7场 |
参与研讨的人数 |
241人 |
义诊咨询 |
5场 |
接受义诊咨询的人数 |
480人 |
张贴海报宣传画 |
93张 |
发放科普知识印刷品 |
2250份 |
科普图片展览 |
5114场 |
抗癌科普知识问答 |
20场 |
费用减免 |
0元 |
参与专家和医护人员 |
390人 |
直接受益人数 |
290442人 |
预计受益人数 |
566123人 |
媒体报道数量/名称 |
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看点、央视频、南方生活广播、名医面对面双触电号、粤听APP、广东电视台、搜狐网、39健康网、百度APP、腾讯医典、良医汇、佛山新闻、百度健康医典、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浪微博、人民康养、肝癌电子杂志、醒目视频APP、大民医讲堂、健康有约、网易、抖音 据不完全统计85条 |
||
媒体访谈数量/名称 |
19场 1.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名医面对面)专家访谈(四场)-南方生活广播(官微:slr936)、名医面对面双触电号020-36236688(可致电提问)、粤听APP直播全程视频直播: 1.1消化道癌的预防:做好胃肠镜检查(单宏波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镜科) 1.2肿瘤整形保乳技术-----让保乳更加完美(唐军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 1.3可切除食管癌如何治愈?(杨弘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1.4“幽患”—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预防(廖振尔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 2.腾讯医典(名医在身边)专家访谈(六场)-腾讯健康、央视频、腾讯视频、腾讯新闻 全网覆盖: 2.1中老年男性,为何要进行前列腺癌早筛?(李永红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 2.2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感染了一定会得胃癌吗?(邱海波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 2.3乳腺自检,真的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吗?(王曦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 2.4抽血+B超,肝癌早发现(周仲国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 2.5有效预防宫颈癌,这两种手段你一定要知道(刘继红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 2.6鼻咽癌有哪些表现,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唐玲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 3.39健康专家访谈(七场)-百度APP、39健康网站全程视频直播: 3.1治疗肺癌目前有哪些新进展和新特点?杨浩贤教授专业解答(杨浩贤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 3.2胃癌缠身难发现?邱海波医生教你识别癌变信号(邱海波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 3.3从肝炎到肝癌,李少华医生告诉你要如何及时扼杀(李少华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 3.4年过40!李力人教授谈远离肠癌的黄金法则(李力人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 3.5一半食管癌在中国,到底吃错了什么?刘乾文医生告诉你答案(刘乾文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 3.6八成男性患前列腺癌却不自知?李永红教授告诉你该如何防治(李永红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 3.7乳腺出现肿瘤,王曦教授教你早期治疗可恢复正常(王曦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 4. 广东新闻广播专家访谈(两场)-直播时段热线020-36237422(可致电提问)、粤听APP直播全程视频直播: 4.1在广东这样吃,会致癌吗?(叶文锋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营养科) 4.2癌症筛查不仅要早,还要准!(曹素梅教授、研究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预防研究科主任)
|
||
主要媒体报道链接 |
6条 1.搜狐:滚蛋吧肿瘤君!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顶尖专家团队,教大家如何防治各种高发癌症! https://www.sohu.com/a/539318594_121118804 2. 广州日报.抗癌名医荟: 2.1同心抗癌,走向治愈-专题报道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special/1812594/5268 2.2看!他们带着光,驯服肿瘤!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813244 3.羊城晚报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策划抗癌: 3.1肺结节究竟离肺癌有多远,发现肺部小结节怎么办?(杨浩贤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newsDetail/120643/40710197.html?isShare=true 3.2依赖“百万抗癌神针”,不如早筛早诊早治。(李文瑜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淋巴瘤科主任)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newsDetail/120643/40709489.html?isShare=true 4.良医汇:【整合资源 科学防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https://patient.liangyihui.net/wx/patientList/index.html?docId=89270 |
||
其他特色活动数量/名称/形式/内容 |
1.线下病房治疗与护理教学 2.精心策划小视频传播防癌抗癌知识 |
||
整体活动总结 (文字1000字、照片及视频资料请务必单独发送) |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可松懈。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工作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广东省抗癌协会在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肿瘤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中国抗癌协会的号召,开展以“整合资源,科学防癌”为主题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活动,继续坚持致力于肿瘤防治宣传教育,普及科学防癌理念,做好肿瘤患者坚强的后盾。 本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火热开展,同时通过与各大媒体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肿瘤防治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现将本届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广东省抗癌协会下设41个专业委员会积极全力通过多个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医学传播载体,开展形式不一的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一官网一官微多平台”宣传载体优势,联动多渠道媒体和平台,做好全民抗癌话题的持续和多方位覆盖,营造肿瘤防治良好氛围。 二是多维度的活动形式。针对疫情防治的特殊形势,我会举办了以“线下+线上”的多维度肿瘤防治科普工作,具体包括线下的义诊、患者宣教、团体绘画心理治疗,线上的科普讲座、义诊等。 三是多层次的受众群体。面向不同受众群体,肿瘤防治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宣教。对于普通群众,我们开展了科普讲座,饱含丰富的预防筛查知识;面对病患,我们也举办了义诊活动及病例讲解,答疑解惑,同时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四是全流程的科普宣教。本届宣传周活动内容版块涵盖肿瘤预防、肿瘤筛查、肿瘤治疗、肿瘤护理、肿瘤康复、心理纾缓全过程,我们坚持并用心做好肿瘤防治全流程的科普工作。 我们通过开展系列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社会覆盖面广的肿瘤防治科普活动,对广大患者及家属进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科学知识灌输,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形成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帮助肿瘤患者正确认识肿瘤,努力战胜病魔,健康中国健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