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张,在退休来临之际,本来是规划着好好享受生活的。儿女双全,孙辈不用操心,房子和退休金都有了,他的日子用“苦尽甘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然而,一次常规体检,却让全家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去医院做了几次检查后,结果显示,老张的肝区附近长出了一个肿瘤,虽然尺寸很小,但位置不太好,正好被肝脏压着,照不出来,也不适合动手术。
一直等了两年,直到2015年,肿瘤发展到直径两公分的程度,老张终于可以手术了。那次手术做得比较干净,左肝内叶和肝门部淋巴结都切除了一大块。化验结果显示,这个肿瘤属于胆管粘液腺癌。
手术后,老张恢复得不错,每次回院复查的指标都很好。但到了2017年,相关指标又开始上升,一检查:复发了。“没办法,只能再做一次手术啊。这两次手术的时间,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次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一次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老张无奈地笑着。
手术后,他在复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了25次放疗和化疗,身体状况愈发不佳,几项重要指标就是降不下来,肿瘤尺寸也没有缩小,一次次往返于家与医院,让老张倍感身心俱疲。
后来,几位专家会诊后,决定让老张进组,参加PD-1单抗临床试验。入组了2年,老张的肿瘤没有缩小,但也没有发展。直到20年7月,老张又查出了膀胱癌,身体状况亦是雪上加霜,当下的情况已经不符合临床试验的要求,没有办法继续使用原有治疗方案了。
出组后,老张找到了医生建议的另一款已上市的自费型PD-1单抗,在2020年的8月和9月各打了一次。
“第二次打完,我照例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刚回到家,医院就一个电话打过来,通知我情况比较严重,要赶紧回去住院,否则随时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当时老张感觉身体并无异常,所以很懵,直到医生解释后才知道,自己的血小板数值居然还不到PLT20×10^9/L(正常数值是100~300×10^9/L),属于极度危险的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
医院立即安排老张住了院,在为时两周的治疗中,甚至都不让他随便动弹,“明明什么感受都没有,病危通知书却下来了,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的”。幸好,血小板数值最终升回了PLT50×10^9/L。但出院不到一个月时间,老张的血小板数值又降回了十几。
上海血小板制品供应有限,想着回老家银川可以托人多输一些血小板,这次老张回到了银川寻求治疗。
全家人都急着找病因。老张回肿瘤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发现骨髓细胞是没有问题的,自己这种情况属于“难治性CIT”(这是由于胆管粘液腺癌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权威医生看了以后都说没办法,因为这是放疗化疗叠加,给身体造成的负担太重而引起的。”
治疗癌症的药物,多少都会对身体带来一定副作用,比如抑制造血干细胞,影响巨核系祖细胞增殖,或是引起血小板抗体生成,增加血小板破坏性等,这些都会使得病人血小板计数降低,从而增加死亡风险。由于血小板反复下降到危险值,但许多肿瘤治疗药物对血小板计数都有一定要求,老张已经陷入了无药可用的状态。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
2020年11月,老张因为肺部感染引起发烧,住进了瑞金北院,情况危急到又领了一张病危通知书。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后,建议了阿伐曲泊帕,认为对老张应该有帮助。
对于这款药的效果,老张最开始是半信半疑的。“我血小板降到最低时,补什么、打什么都不管用,下地走路、上厕所什么的都得有人扶着。而这个药用起来特别简单,就一天吃两片,其他啥也不用。”
没想到,才吃了一个礼拜,他的血小板数值就慢慢提升了,吃了大概三四个月,血小板升到一百以上的标准范围,“这就把命给保住了!”老张感慨,“没有它的话,我可能真就完了。以前其他病友遇到我这种情况的,多半只能回家,但我真是特别幸运,遇到一个好专家,建议了一款这么好的药。”
如今,老张服用阿伐曲泊帕已经快一年半了,日常身体精力并没有受到病情太大影响,已经恢复到了退休前的水平。“我每天生活比较规律,平时注意增加蛋白质和营养,每天上下午各散步一个小时,然后就是看看电视、在家休息、陪孙子玩玩。”
尽管一直没能重启抗癌治疗,但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
幸好,他坚持求医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一款有效的药物。
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