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斌:肿瘤患者宜选择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为19292789例,其中中国癌症的新发病例为4568754例(约456万),占全世界的23.7%。而在同年,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比例18.6%。若进一步使用标化发病率来比较,世界癌症新发病例的标化率201.0/10万,中国204.8/10万,中国的标化发病率比世界略高。面对这种现状,急需系统的治疗方案来提高疗效,部分癌症患者因为得不到正规有效的治疗而丧失了生命,尤其是选择就医方式不当让人很痛心。

肿瘤治疗的误区

在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肿瘤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基层癌症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到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效果也有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普遍现象,笔者就癌症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做了大量的探索,探讨总结出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在中晚期癌症中的运用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需要对各种中西医疗法有经验的医师综合考虑肿瘤患者病情,根据肿瘤患者的生物学特性、分期、患者的生活能力、体质强弱、中医辨证分型等给予全面综合分析,制定一个合理、有计划和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

有一位患者为肺腺癌伴多发转移,经基因检测,靶向药物治疗有效,但患者家属听信伪中医夸大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不愿接受规范的西医治疗,而致出现多脏器转移。四处寻医问药的现象在基层患者中较为常见,这样的临床病例很多。分析原因,一部分是有些西医大夫对中医及其他疗法的排斥,只让患者接受大量的西医治疗,而患者经过多次手术和放化疗后,可能导致过度医疗;一部分原因是患者及家属对癌症治疗相关知识的缺如,只相信西医,大多接受半年左右的西医治疗后,再无后续治疗,而复发转移,预后不良。

中医治疗癌症就目前而言占不到主要的地位,大多数都是配合西医治疗,治疗率低,危急重病就诊率低。分析原因,有中医治疗癌症专科人才的不足,包括很多省级医院都缺少专业人才,地县级医院更是如此,这就导致了中医治疗癌症的参与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加之有些伪中医任意夸大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引起人们的误解。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优势

前面说的病例,笔者应用西医靶向治疗加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以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一例肺癌术后多发转移,因饮食不慎,出现肠梗阻征象,排除腹部转移,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以中药灌肠、口服、针灸、中药制剂配合应用,真正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的特点。

在中晚期癌症的治疗中,并发症的治疗是很棘手的问题,如胃、结直肠、腹部及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往往单纯依靠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效果都不好。笔者遇到过多例并发肠梗阻的患者,最初也是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但效果较差,后来逐渐摸索,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灌肠疗法、针灸、穴位贴敷、拔罐、刮痧、中药口服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临床多数患者几天就可以解决肠梗阻问题。

笔者体会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不是各种中西医疗法的拼加和累积,也不是一种疗法失败了再换另外一种疗法,而是综合分析后制定一个合理、有计划和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以求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疗法的副反应,把各种中西医疗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取得最理想疗效。

肿瘤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等城市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达50%以上,随着医学的发展,相关治疗方法及药物的增多,有效率及生存率在不断增大,这就说明已过了“谈癌色变”的时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肿瘤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有相当部分的癌症患者经过规范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可以带瘤生存,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些不便让患者知道病情,保护性医疗的情况,我们应该根据患者心理特点,逐步让其接受现实,继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持力度,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又给医疗卫生工作者赋予更加神圣的使命。癌症作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必将更进一步成为全社会的攻坚重点。我们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癌症的治疗必将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王亚斌 系甘肃省成县中医医院内儿二病区兼肿瘤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