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第8场:厦门站|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规范巡讲回顾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

【直播回放】

↓↓↓

编者按:

      春雨朝飞浥轻尘,细柳江风易醉人,值此明媚春光,2022年3月26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中青年专家巡讲厦门站正式拉开序幕。本次会议专家云集,由张剑教授、郝春芳教授、叶松青教授以及杨清默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由李恒宇教授、陈占红教授、傅芳萌教授、吴凡教授担任会议上篇主持,曾毅教授、刘正人教授、张辉教授引领会议下篇的内容。并有幸邀请到宋传贵教授、葛睿教授作为特邀讲者,分享指南更新篇的内容,由李志华教授、陈颖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病例分享环节。

      厦门站的巡讲围绕《立于规范、加“优”未来》的主题展开,会议内容就乳腺癌外科及新辅助治疗的指南更新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及讨论,内外科相融合,指南更新结合临床实践,从跨科室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同时,通过两个临床实践病例,分享了中国籍曲妥珠单抗(汉曲优)的真实世界使用案例,展现其良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一线医生不仅可以在学习中温故知新,亦能在临床中践行规范,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

正文

  会议开篇,大会主席张剑教授在开场致词中表示:CBCS指南每两年更新一次,此次更是增加了小红书以及小程序的新颖形式,也是结合当代中青年医生不断变化的学习习惯,让指南更加易用易懂,推广性更强,基于此CBCS指南巡讲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与此同时,张剑教授也特别感谢了,大会执行主席叶松青教授和杨清默教授对于此次会议的精心准备,以及闽赣浙沪等专家同道能够积极参与到此次会议中。

  随后,大会主席郝春芳教授在开场致词中表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问世十余年来,已经完成了第八版的更新。如今在疫情当下的特殊时刻,一手抗疫一手抗癌,大家对于小红书的学习和理解热情不减,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和交流模式,也让《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指导临床实践的步伐始终如一,不曾减缓。

  作为此次会议的东道主,叶松青教授和杨清默教授共同担任了会议的执行主席,并提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及规范,在问世的十余年内,贴近临床实际,符合中国国情,为乳腺肿瘤医生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意见,特别对于地市级乃至下沉到县级医院的临床工作开展给予了指导性建议。此次厦门站作为全年率先开展的巡讲场次之一,也是有幸可以为福建以及周边省市的专家同道先期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此次厦门站的巡讲分成上下两个篇章,上篇《立于规范加优未来》以及下篇《曲意优YOUNG力拓新声》。

      上半部分的内容,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李恒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傅芳萌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吴凡教授共同主持。大会特邀讲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宋传贵教授,为我们带来了《CBCS指南更新: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专题分享,内容涵盖乳腺癌原发灶的处理、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以及初诊IV期乳腺癌的外科手术。

      随后,江西省肿瘤医院邱志敏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有志教授、嘉兴市第二医院李福明教授,就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讨论,医生有能力、患者有意愿、社会有条件,三方面共同推进,才能更好地保障保乳手术以及术后乳房重建术的临床决策。

  本次大会另一位特邀讲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为我们呈现了《CBCS指南更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专题内容,从新辅助治疗的目标、评估标准到相应的治疗方案推荐,为大家详尽地阐述了指南在新辅助治疗的框架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做出的更新推荐。

      随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本环节三位讨论嘉宾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莉林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茹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王丽莉教授就前面的讲题,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之后依据病理完全缓解以及米勒佩恩分级状态,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比例,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的视角,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后浪奔涌,中青年医生作为蓬勃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上下求索,力学笃行。会议下篇《曲意优YOUNG力拓新声》由福建省肿瘤医院曾毅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正人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张辉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由南昌市第三医院李志华教授,带来一例HER2阳性年轻乳腺患者的病例分享,结合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患者年龄以及药品可及的多种因素,患者初治选择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随后进行左乳腺癌保乳术以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而术后疗效评估未获病理完全缓解,米勒佩恩4级的结果,结合年轻乳腺癌患者对于总生存期、生活质量以及乳房外型特有的要求,后续新辅助方案的选择也引起了在座专家不同观点的碰撞。

  福建省肿瘤医院陈颖博士,随后为我们带来了《汉曲优转换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病例分享,在综合考量药物经济性以及汉曲优不含防腐剂,不需要余液保存模式所带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之后,患者在使用三周期原研曲妥珠单抗之后,转换为中国籍曲妥珠单抗汉曲优,术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显示中国生物制剂与原研药品相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本篇章的主题讨论邀请到赣州市人民医院汪琛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文炼教授、三明市第二医院黎犇犇教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陈昱教授,四位讨论嘉宾分别就前面两个优秀病例,从新辅助双靶治疗的药品选择,到转换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谈及了各自的临床使用经验,认为中国籍曲妥珠单抗(汉曲优)具有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且伴随着汉曲优60毫克新规格的上市,150毫克和60毫克双规格组合不含防腐剂、无需余液保存的使用方式,在实现患者安全用药及药品规范化使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和医保支出,给予中国患者更多临床选择,真正惠及于民!

  热情洋溢的氛围中,会议逐渐进入尾声,四位大会主席就会议的内容和要义给予高度总结:厦门站的巡讲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了2021版指南更新的部分要点,而大家也就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结合要点展开积极的探讨,所有指南的制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支持到临床实践工作,至此也是希望各位临床医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共同精进,更好地造福患者。最后也特此感谢福建以及周边省市的各位专家同道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以巡讲为始,更好地推动中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