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青年沙龙·第二期成功召开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美丽的西子湖畔,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沙龙·第二期于2022312日在蝶来·雅谷泉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承办。会议由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放疗科主任楼寒梅主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多视角讨论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分享国内各单位优秀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实例,展示优秀科普作品,从而提高国内学者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整体水平,防癌抗癌的宣传能力。

       3月12日上午8:30,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教授致辞。他代表东道主单位,对现场来宾致欢迎词,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随后,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盛修贵教授在线上致开幕词,他表示本次会议内容非常丰富,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相聚云端,相信通过一天学术交流,业内学者们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和提高。

    


随后会议进入学术讲座环节,首先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Anuja Jhingran教授和Ann Klopp教授分别给大家分享了,《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要点》《宫颈癌阴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讲座结束后,Anuja Jhingran教授线上与国内专家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和互动,因为交流时间有限很多专家都表示意犹未尽。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四川省肿瘤医院的王奇峰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近距离放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介绍了近距离放疗在治疗食管癌时的疗效及相关注意事项,也为大家分享了他们自主研发的食道施源器。

       第四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晏俊芳教授,给我们带来了《AI在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介绍了他们在AI辅助下的近距离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方面做的研究和成果,能够显著缩短近距离放疗靶区勾画的时间,未来投入临床应用非常有前景。接下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田秋红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放疗靶区勾画》,江苏省肿瘤医院徐寒子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癌后装治疗的历史和未来》。每个环节讲座结束后均由国内知名大咖级专家进行点评。

   

 


       学术讲座结束后就进入了实战环节,来自国内5大中心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单位有特色的病例,分别是: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杨玥欣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颖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张明川教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的李晓玲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赵秀娟。每个病例汇报结束后的大咖专家的点评更是让这个环节精彩纷呈,心潮澎湃。

          下午1:30分下午场会议准时开始,有两个环节,第一部分是学术讲座,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芳教授带来讲座《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鄞州人民医院的王幼辉教授带来讲座《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进展》,浙江省肿瘤医院张凌男教授带来讲座《磁共振成像的宫颈癌宫旁浸润诊治》,浙江省肿瘤医院张莉教授带来讲座《宫颈癌后装计划设计与评估》。这个环节的讲座内容紧扣临床实践,向参会者展示了宫颈癌放疗相关进展,影像解读,实际操作注意事项。

   



 最后一个环节是科普竞赛,也是本次会议新增加的内容,来自全国各地9位专家参赛,带来各自的科普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最后在评分专家团线上打分后评出科普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作品。一等奖是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吕晓娟教授,二等奖为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徐寒子教授,鄞州人民医院的王启新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杨萍萍教授。由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疗专委会主任委员盛修贵教授,和秘书长程淑霞教授进行了颁奖。

   

    

        最后盛修贵教授和楼寒梅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大会的圆满举行,网上上线六千余次,为国内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我国近距离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再次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抗癌防癌科普工作起了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