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胃癌专场”活动,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隆重举办。
活动以“胃癌整合诊治(MDT to HIM)前沿”为主题,樊代明、郝希山、李兆申、季加孚、徐惠绵、梁寒、田艳涛、李凯、张小田、陈小兵等多位院士、专家齐聚北京,就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肿瘤之一——胃癌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中国抗癌协会所属86家分支机构、31个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全国各地医疗机构480余家、110余家康复会均集中组织观看。中国抗癌协会客户端APP及34家媒体参与直播,累计280余家媒体对本场活动进行报道,全国在线观看总人数超过343万人次。
CACA指南:首部中国整合诊治系列指南
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是中国抗癌协会组织2266位权威专家,历时1年多,集体编写完成。CACA指南注重中国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纳入中国研究,融合中医中药治疗特色,关注“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贯彻MDT to HIM整合医学理念,服务对象广泛,关注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可及性、操作性和指导性。CACA指南在出版合订本之外,还针对各个癌种,出版了适合临床查阅使用的口袋书系列。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胃癌》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前任主委徐惠绵教授担任主编,副主编包括梁寒、沈琳、何裕隆、陈凛、王振宁等知名专家,数十位领域内专家学者参与编写。指南对胃癌的“防-筛-诊-治-康”核心问题进行专业、权威、系统、科学的指导,助力临床实践。
一、开幕致辞
1.院士致辞
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指出,中国抗癌协会作为我国肿瘤学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级协会,自成立以来,重点完成以下大事:
①建大军:建立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肿瘤医学领域学术队伍;
②开大会:每年召开中国肿瘤学大会;
③写大书:编写完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肿瘤学专著——《整合肿瘤学》;
④办大刊:由总会发起,并与Springer Nature共同创办的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英文期刊,向世界传达中国科研成果和声音;
⑤立大规:制定中国人自己的肿瘤诊治指南——CACA指南;
⑥开大讲:以MDT to HIM为核心理念,开展CACA指南精读巡讲系列、CACA指南中国行等一系列指南解读推广活动。
同时,樊院士指出“Frontiers”旨在解析指南的概况、现状、研究方向。精读巡讲以整合医学理念强调“MDT to HIM”,即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并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整合诊治效果。
樊院士特别指出“三合观念”即观点汇合、学科融合、技术整合。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指南,CACA指南将与NCCN、ESMO指南形成三足鼎立、优势互补、并驾齐驱。
2.院长发言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表示医院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将做好组织工作,保证会议圆满进行,同时,医院也将在后续CACA指南推广中全力以赴,把CACA指南的临床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指南解读
1.指南概览 博采众长
徐惠绵教授分析了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与临床表现,指出目前中国胃癌患者的特点:基数大、分期晚、预后差,同时分享了国人胃癌整合研究平台和整合时代诊疗方案。
CACA 指南注重整合思想,高度关注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在癌症筛查、手术平台、外科术式,胃癌转移后外科治疗方面,特别是中医中药治疗都有 CACA 的特色。
徐惠绵教授强调了CACA 指南的特色:
①聚焦“诊治”,兼顾预防、早筛、康复;
②关注“疾病”也关注“病人”,体现全人、全身、全程、全息理念;
③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中国特色和医疗可及性;
④囊括“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体系;
⑤体现“研究证据-医生经验-患者需求”的整合。
2.预防筛查 笃行致远
李凯教授分享了2020 年胃癌流行病学全球统计数据、中国胃癌患者发病现状的严峻、全球与我国胃癌疗效的比较,并结合辽宁庄河的一次胃癌早筛病例,强调了胃癌的三级预防、早筛、早治的重要性。没有早诊就没有生存,只有做到早筛、早诊、早治,才能提高胃癌生存率和治愈率。
CACA胃癌指南中明确覆盖了胃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还强化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着力于控制癌症危险因素,通过倡导健康生活、促进疫苗接种、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工作环境等手段,降低我国人群癌症发病风险。
3.早诊早治 内镜先行
梁寒教授分享了胃癌的诊断流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确定分期及治疗方案,并结合病例,对这一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CACA胃癌指南中强调,及时通过内镜发现、准确诊断早期胃癌,对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精准外科 赢在整合
田艳涛教授结合相关病例对MDT to HIM 外科理念与策略以及外科治疗中指南要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CACA胃癌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和整合治疗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治疗手段的合理应用、术前术后的营养支持、生物治疗的不断开发,将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跟随CACA指南脚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胃癌的外科治疗最终会实现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模式。
5.内科思辨 跬步千里
张小田教授从胃癌Ⅲ期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Ⅱ/Ⅲ 期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辅助治疗、晚期胃癌的治疗和胃癌药物治疗体现——MDT to HIM四个方面对胃癌的内科整合治疗进行解读。
通过展示中国最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RESOLVE临床研究的数据,证明了SOX方案可作为中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而对于辅助治疗,SOX与XELOX方案疗效等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同时也阐述了针对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的中国实践,结合国际研究提出了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靶标和具体适应症,突出了中国原创性研究,体现了整合医学的优势。
6.携手康复 未来可期
陈小兵教授着重解读了CACA指南中对胃癌的康复问题的重视程度,强调整合康复理念,对整合康复的六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CACA胃癌指南中明确要求,未来多学科团队还要在加强大众科普、研发早筛方法、探索胃癌发生发展机制、推动基础临床转化和整合研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注重真实世界研究、突破胃癌外科治疗的瓶颈与难点、开拓创新内科治疗研究新领域、筛查探索治疗靶点等方面不断探索,指导临床实践,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不断提高我国胃癌的整合诊治水平。
三、院士点评
郝希山院士表示,CACA指南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学术精品,对提升我国肿瘤防治水平将发挥重大作用。CACA胃癌指南关注中国人群,成为以"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为学术特色的中国"大法",希望今后CACA指南团队在推广使用、助力临床的同时,不断完善、更新,成为不仅服务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服务广大公众、患者的权威指南。
李兆申院士指出CACA指南不但有科学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实际作用和推广价值。期待CACA指南的问世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能够深入到我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里面,从预防的生活方式开始,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降低中国人民的胃癌的发生率,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5年的生存率,真正为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强国,能够贡献我们专业人员的一份力量!
樊院士指出今后在CACA指南的巡讲活动中要把“精品推下去,把精彩带回来”。要大力推动CACA指南的巡讲系列,加强CACA指南在基层的推广,同时要吸取所有人的建议,收集经验、意见,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带上来。
最后,樊院士明确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开大研"。各个指南编写团队在CACA指南的解读推广、临床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基础、转化及临床研究,不断完善、更新CACA指南,使之成为与NCCN、ESMO并驾齐驱的国际肿瘤指南体系。
各地精彩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