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2021年学术大会在安徽合肥顺利召开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召开

2022年17-8日,由安徽省抗癌协会、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会议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并在良医汇平台进行同期播放。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平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主持大会开幕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旭林首先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医院的概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产学研,进一步弘扬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推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发展。安徽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陈振东发表重要讲话,宣布第一届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名单,并颁发证书。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服务管理处李家龙处长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本次是创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为契机,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做出安徽贡献,全国诸多著名专家汇聚安徽,必将推动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水平的前进步伐,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随后,安徽省卫健委中医药发展处吴化成副处长主持了安徽省重大疑难疾病(晚期卵巢癌)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启动仪式、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卵巢癌学组复发性卵巢癌中西医协同防治联盟的启动仪式;安徽医科大学科技处陈飞虎处长主持了安徽省重大攻关课题“桑黄饮片对结直肠癌化疗后免疫调控临床研究”、长三角合作攻关项目“恩度联合阿法替尼及替吉奥用于晚期肺鳞癌二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启动仪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旭林主持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专科联盟正式成立启动仪式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学术交流环节。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全国名中医贾英杰教授以《回眸历史---肿瘤传统医学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报告。贾英杰教授指出肿瘤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瓶颈,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突破瓶颈的重要策略。传统医学地负海涵,其发展当以传承为根本。回眸历史,近现代中医肿瘤医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要继续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坚持错位竞争思维,找准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定位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宝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此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后任主委侯炜教授介绍了“2022年中医肿瘤热点展望”、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振东教授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国平教授进行了“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的介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平教授对“传统医学的免疫治疗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参会代表聚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肿瘤学的最新动态、未来发展动向,在传统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相关基础研究之上,分享了传统医学诊治肿瘤临床新进展,对多学科交叉研究传统医药防治肿瘤的思路方法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此次大会还在云端开设了胃癌、肝癌、乳腺癌、经方、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头颈部、妇瘤、胆胰等10个分会场。

胃癌专场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许玲教授主持,邀请北京肿瘤医院孙红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李琦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梅教授、大连市中医院李戈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对肿瘤症状控制的循证依据、经方防治胃癌、晚期胃癌免疫治疗全程管理模式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在肿瘤专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胃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肝癌专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巍教授主持,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林丽珠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华海清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峰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胡作为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会议就中西医结合肝癌防治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肝癌综合诊疗中医药的切入点及循证医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乳腺癌专场由江苏省中医院钱军教授主持,内蒙古中医医院耿刚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敬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长路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对乳腺癌治疗进展、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策略和困惑、蒙医对乳腺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对策以及医保时代下乳腺癌化疗新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突出了中西医治疗模式在乳腺癌防治中的特色,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方专场由山西省肿瘤医院解英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储全根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张洪亮教授分别对经方在肿瘤中的应用、抗癌解毒法的创立及应用及西北燥症与肿瘤病机理论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阐述了经方治疗肿瘤的优势及临床价值,体现了中医治疗肿瘤主张“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以及“扶正培本、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治疗特点。

结直肠癌专场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柴可群教授主持,贵州省中医院唐东昕教授、福建省人民医院陈武进教授、河南省中医药马存政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姚庆华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对结直肠癌中医思维下的诊疗模式、结直肠癌肝转移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结直肠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化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


食管癌专场由中日友好医院贾立群教授主持,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李晶教授、浙江省中医院舒琦瑾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康生教授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杰教授分别对甘润濡养法抑制食管癌转移的研究探索、食管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及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防治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探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提供新思路。

肺癌专场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和根教授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勇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耕耘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杨祖贻教授以及江苏省肿瘤医院陈嘉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肺癌相关咳嗽、免疫治疗与中药联合治疗肺癌策略及抗血管小分子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进展,尤其对免疫与中医药联合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头颈部专场由广东省中医院吴万垠教授主持,河南省肿瘤医院刘怀民教授、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王孝深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业海教授、王凡教授进行了主题演讲,对当今头颈部肿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头颈部肿瘤的抗EGFR治疗及免疫治疗价值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进行了讨论。

妇瘤专场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龚亚斌教授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李小江教授就传统医学联合免疫治疗的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英教授就妇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玲慧教授就BRAC阴性卵巢癌维持治疗、山西省中医院刘丽坤教授就肿瘤并发症的中医外治进行了专题报告,并对铂耐药卵巢癌等临床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胆胰专场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夏小军教授主持,上海长海医院翟笑枫教授、甘肃省中医院王兰英教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曾普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颢教授分别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研究进展、原发性肝癌的癌毒驱动-态靶同调等研究进行阐述及探索,会上提出肝胆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病种,如何坚持中医理论创新,实现高水准成果转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0个专场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领域中医中药、现代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与新经验,广泛性讨论了中医和西医在恶性肿瘤治疗上的基础和临床的结合点,共同探讨肿瘤传统医学及相关学科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趋势。

本次大会的召开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领域专业的同道们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展示成果的平台。促进我国传统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事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普及中西医融合治疗肿瘤总体策略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更好地推动中医肿瘤学科发展,惠及更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