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扬帆起航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

  年度总结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是由中国抗癌协会携同各专委会专家,每年梳理总结我国肿瘤学的研究进展,以推动肿瘤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肿瘤临床。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0年)》的编写及解读工作聚焦中国肿瘤各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科技成果,凝聚了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经验与智慧。在樊代明院士的带领下,各专委会专家积极响应,自2021年7月开展以来,其编写、发布、推广、解读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1.完成《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0年)》编写与出版

      2020年度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共有42个专委会459位专家参与编写。

主编】

樊代明院士


【副主编】

【执行主编】


【执行副主编】


核心编委】

【编委会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中国抗癌协会学科发展报告图书展示】


      2.构建学科发展报告发布平台

中国抗癌协会学科发展报告平台】

      3.组织解读工作

      2020年度《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全年共邀请19个专委会99位肿瘤领域专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

      👇参与解读专委会及专家名单:

      1.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王东浩、马刚、熊冠泽、王宏志、邢学忠、郑振、周东民、柳开忠、张莉、黄明光

      2.整合肿瘤学分会

      刘宝瑞、沈洁、钦伦秀、聂勇战

      3.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

      季刚、胡文庆、凌志强、陈锦飞

      4.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邢金良、于津浦

      5.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

      王国年、缪长虹、贾慧群、潘灵辉

      6.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胡夕春、罗志国、王奇峰、潘宏铭、巴一、陆建伟

      7.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

      谷志涛、王常禄、朱蕾、茅腾

      8.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

      陈志南、徐静、胡劲松、黄婉、赵蒲

      9.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刘晓红、刘峰、张乐蒙、杨德松、杨辉、邹然

      10.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

      樊卫、杨辉、赵新明、于丽娟

      11.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

      陈忠平、段炼、林志雄、刘丕楠、朴浩哲、沈慧聪、吴劲松

      12.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

      叶定伟、朱刚、李宁忱

      13.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

      李勇、何裕隆、梁寒、曹晖、秦叔逵、沈琳、叶颖江

      14.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吴炅、邵志敏、耿翠芝、金锋、刘红、马飞、王殊、余科达、袁中玉

      15.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

      程书均

      16.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刘明、李涛

      17.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

      胡韶山、王洪武、高社干、王秀丽、毕红、阴慧娟

      18.肺癌专业委员会

      王志杰、岳东升、廖日强、虞永峰、宋正波、卢红阳、柳菁菁

      19.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周琦、吴绮楠、李乃适、邹冬玲、李因涛、徐书杭

      4.图文及短视频成果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涵盖了中国肿瘤各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科研成果及未来展望,凝聚了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经验与智慧。2020年度共邀请42个专委会参与,凝练产出87篇学科发展报告图文98篇专家专访图文99个精品专访短视频

      5.推广成果

      国内权威媒体及中国抗癌协会融媒体矩阵推广展示:中国抗癌协会平台、中国抗癌协会客户端(APP)及微信公众号、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新华网、今日头条、百度、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乐问医学等家,联动主流媒体80余家媒体阅读总数578376人次

【中国抗癌协会官方网站展示】


【中国抗癌协会官方公众号展示】


【媒体展示】


(部分媒体)

      6.未来工作计划

      2022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学科发展报告发布制度的提升和创新,立足学科前沿进展的多渠道梳理、多学科交流和多元化传播,不断推动肿瘤医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迈向新的阶段。

-----------携手共进-----------

在过去的一年中,

我们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2020年学科发展报告硕果累累,

2021年学科发展报告将更加辉煌灿烂!

让我们牢牢地拧成一股绳,

携手共进,扬帆起航!

-----------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