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举办2022年世界癌症日肝胆胰肿瘤公益科普讲座

       2022123日下午,由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肝胆胰肿瘤公益科普讲座在西安举办,因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形式。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吕毅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大会执行主席仵正教授及大会讲者耿智敏教授、董瑞教授、周景师教授、马振华教授、张谞丰教授及百余名抗癌协会会员和数百位患者参加,就肝胆胰肿瘤防治进行公益科普讲座,会议由仵正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吕毅教授、仵正教授就当前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设立的重要意义,以及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将要开展的系列科普活动进行了说明。



       耿智敏教授以“小结石、大隐患:谈谈胆囊癌的防治”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胆囊癌发病的国内外现状、高危因素、防治措施、预后状况,尤其是靶免联合治疗的进展、胆囊癌发生耐药及靶点突变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讲解。

       董瑞教授“肝癌预防和治疗”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肝癌发病的状况、高危因素、发病进程等,重点讲解了肝癌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强调预防大于治疗的观念,对于肝癌发生高危人群,及时定期进行筛查检测尤为重要。肝癌治疗强调MDT基础上以手术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方案。

 

       周景师教授就肝脏最常见的血管瘤等良性占位进行了“肝脏血管瘤病科普”的讲解,内容从肝血管瘤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展开。重点提醒广大患者朋友碰到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良性疾病不需要过度紧张,一般无症状,体积不是非常大,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定期复查。肝血管瘤的复查措施以B超为主。极少数病人肝囊肿或肝血管瘤生长较快,体积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马振华教授“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与治疗”方面介绍了当前胰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早期胰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晚期胰腺癌预后较差,生存时间短。主要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强调了新辅助治疗对初期发现的不可切除肿瘤的转化作用。

       张谞丰教授从“肝脏移植适应症及全程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在中国肝病基数较大的现实面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术,肝移植的适应症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急慢性肝衰竭、肝肿瘤、肝巨大血管瘤、肝多发性腺瘤病和多囊肝、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胆道闭塞等,切除后残肝无法维持生存者宜行肝移植术。阐述了肝脏移植的发展历程及国内现状、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围手术期管理等,重点强调了移植术后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免疫抑制剂的监测、并发症的防治、肝癌肝移植患者的肿瘤复发等。


       仵正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委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增强群众防癌抗癌的意识,有效提高全社会对于肿瘤防治工作的关注。希望随着科普传播专家的带动,相继涌现出一批肿瘤防治科普的青年专家及团队,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科普事业的发展,在整个肿瘤防治科普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