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皮肤癌效果甚佳


中国肿瘤光动力 2022-01-03 20:1皮肤肿瘤已经成为全球最高发的恶性肿瘤,给我国及全球造成的日益加重的疾病负担。光动力疗法 (PDT) 是指进入人体的光敏剂暴露在适当波长的光源下, 产生一系列光化学毒性效应, 造成相应靶细胞或靶组织不可逆的损伤, 甚至坏死, 从而清除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皮肤肿瘤疾病(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浅表型基底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等)、日光性角化病、中重度痤疮、病毒疣(尖锐湿疣、扁平疣等)都可以进行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的显著优点是疗效好、选择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无瘢痕、可重复治疗、无耐药性、易愈合、不影响主要器官功能且能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但光动力治疗也有其缺陷,由于其照射深度有限,目前PDT采用的红光波长一般为(633±10) nm,其在皮肤组织中的穿透深度不超过6 mm,故对浸润深度较深的肿瘤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PDT 能有效用于癌前病变及皮肤肿瘤(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浅表型基底细胞癌、Bowen病等),但由于PDT的浸润深度有限,不推荐用于侵袭性基底细胞癌及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1. Bowen病

鲍温病是发生于皮肤或黏膜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 多见于中老年人。通常发生于下肢和面颈部。常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也可采用液氮冷冻、微波、电灼、钴照射等。手术是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有易复发、形成瘢痕等特点。临床应用发现,PDT对Bowen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在对于病损较大无法手术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中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同时手术+PDT联合治疗在多项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2、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PDT在欧盟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型基底细胞癌。研究显示,对于深度 <1 mm 的 BCC经PDT治疗后 95%-100%完全治愈,1-2 mm的为 82%-85%,>2 mm的约为 53%。由于PDT照射深度的限制,深度较大的基底细胞癌治疗效果差,但多项研究显示,手术+PDT联合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

PDT治疗在乳房外 Paget 病、鳞状细胞癌、光化性角化病等皮肤肿瘤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仍需要更多基础及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总之,PDT在皮肤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也满足的患者的美容需求。随着光敏剂、光动力设备的研发及联合治疗的发展,光动力治疗在皮肤肿瘤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感谢专委会合作医院兰大二院陈昊教授团队提供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