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伴中——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病1例

1.病史资料收集

患者,女,因“右舌根发白、疼痛3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发现右舌根发白,疼痛不适,进食辛辣食物时疼痛加重。既往有甲亢病史,治疗后变为甲减,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曾患荨麻疹(已愈)。否认其他病史、家族史和过敏史。

2.临床检查

右舌腹中后份延伸至舌根部可见白色斑片,大小约3cm×1.5cm,前份大小约1cm×0.5cm区域角化程度稍高,中后份可见一直径约1cm充血萎缩面,未见明显糜烂(图1A),自体荧光检查见右舌腹充血萎缩面荧光减弱(图1B),甲苯胺蓝染色后右舌腹后份见片状着色(图1C)。

3.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血糖、凝血、肝肾功能、感染标记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活检禁忌证后行右舌腹后份白色斑片及邻近充血萎缩面病损组织活检,组织病理活检报告示:<右舌腹后份>白斑,伴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图1D)

图1 右舌腹白色斑块

(A:白光;B:自体荧光;C:甲苯胺蓝染色;D:组织病理)

4.诊断

诊断:口腔白斑病伴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5.具体治疗过程

局部湿敷光敏剂20%盐酸氨酮戊酸溶液,每小时更换一次敷料,3小时后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下,采用波长为630nm的激光对病损进行照射(光剂量:100J/cm2,功率:100mW/cm2,光斑直径2cm)。术后使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局涂减轻疼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10稀释)湿敷,促进糜烂面愈合。本病例共接受了3次光动力治疗,治疗期间,除治疗部位出现疼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且疼痛在局部用药后消失。

6.疗效展示

治疗前,右舌腹可见不规则的白色斑块,间杂糜烂面(图2A),第一次治疗1月后复诊,右舌腹白色斑块大部分脱落(图2B),再行光动力治疗(参数同前),1月后复诊,右舌腹仍余留少量极浅淡白色斑片,再行光动力治疗(参数同前),1月后复诊,右舌腹仍可见少量极浅淡白色斑片,与上次就诊时无明显差异(图2C)。术后定期随访,术后2个月右舌腹白色斑片增多(图2D),患者要求暂缓治疗,建议密切观察,必要时再行光动力治疗。

图3 治疗过程及效果

(A:治疗前;B:第1次光动力术后;C:第3次光动力术后;D:治疗结束后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