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情】:
▪患者女性,52岁,因“5年前间断便血、肛周疼痛”入院。
▪行腹部MRI平扫+增强:病变右侧脂肪间隙内淋巴结增大,考虑直肠癌(T3N2Mx)。
▪肠镜:直肠近肛缘前壁间见一隆起型肿物,表面糜烂凹凸不平,局部新鲜渗血,取活检,质软,易出血,肛门口内痔。
▪内镜超声:直肠8-10点方向距肛门4cm处黏膜层、肌层,浆膜层至肛周肌层实行占位。
▪病理示:管状绒毛腺瘤,腺体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区域可疑癌变(彩超及肠镜均考虑直肠癌)明确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
患者要求保肛治疗,便血症状有所缓解,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直肠恶性肿瘤”收住。 在外院行卡培他滨+洛铂方案化疗治疗,其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故分别于2020-07-13、2020-07-14、2020-07-15、2020-07-16(图1:A-D)在我院行直肠Ca光动力治疗术。在经过光动力治疗后,患者肛门口病变明显缩小,全身无转移、无扩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图1(A-D):直肠癌光动力治疗前后对比示意图
【入院查体】: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触及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肛诊】:
胸膝位,肛门口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明显。进指约5cm可触及6点方位菜花样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触痛明显,退指指套无染血。
【影像学及实验室复查结果】:
患者行光动力治疗术后:
2020-08-17第一次入院复查。行肠镜检查复查:进镜不顺利,肛周粪便堵塞,反复尝试观察见镜下为光动力治疗术后表现,病灶组织坏死、颜色苍白,病灶体积较前减小。
2020年9月2日第二次入院复查。辅助检查:胸部正位DR: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肝、胰、脾未见明显异常;2020-09-03复查肿瘤标记物示:甲胎蛋白(AFP):3.97ng/mL,癌胚抗原(CEA):1.30ng/mL,糖类抗原125(CA125):7.79U/mL,糖类抗原199(CA199):4.72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2.10ng/mL。
2020年9月30日第三次入院复查。辅助检查:MR盆腔及周围骨质增强扫描:直肠肠壁弥漫性肿胀呈分层样强化,距肛门口约7.8cm以下直肠右后壁结构层次紊乱。SPECT全身骨显像示:无转移、无扩散(图2)。电子结肠镜示:肛门口未见明显病变,病变较前明显缩小,管腔较前通畅。2020-10-10复查肿瘤标记物示:甲胎蛋白(AFP):4.27ng/mL,癌胚抗原(CEA):1.50ng/mL,糖类抗原125(CA125):7.03U/mL,糖类抗原199(CA199):6.72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2.61ng/mL。
2020年11月18日第四次入院复查。2020-11-19复查肿瘤标记物示:甲胎蛋白(AFP):3.91ng/mL,癌胚抗原(CEA):1.61ng/mL,糖类抗原125(CA125):7.39U/mL,糖类抗原199(CA199):6.10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2.10ng/mL。
现患者神志清,神志尚可,饮食、睡眠欠佳,大便次数增多,体重未见明显增减,仍在持续随访中。
【预后】:
现患者经一个周期的PDT治疗后病变明显缩小,病灶组织颜色变白,大量脱落坏死,肛门口未见明显病变,未见溃疡及赘生物。梗阻明显解除,管腔较以前通畅,病灶远端可见正常肠壁黏膜,生化及相关检验结果未报明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