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教授|《加强我国临床营养管理若干思考》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暨2021中国医学营养整合联盟学术会议、2021国际肿瘤代谢与营养学会学术会议于2021年7月2日-4日召在北京顺利举办!

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与国内肿瘤知名专家一起,围绕大会主题《Nutrition, the First Line Therapy》,为参会人员奉献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本期内容回顾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王笛教授讲解的《加强我国临床营养管理若干思考》

第一章:全面推进临床营养工作  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要指示:一是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须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质量和效率上。

在政策方面,自2004年10月原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以来,一系列推动临床营养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在临床营养行动中开展重大行动指出:

建立、完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全面推进临床营养工作,加强临床营养科室建设,使临床营养师和床位比例达到1∶150,增加多学科诊疗模式,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开展住院患者营养筛查、评价、诊断和治疗。

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防治。制定完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癌症等慢性病的临床营养干预指南。对营养相关慢性病的住院患者开展营养评价工作,实施分类指导治疗。建立从医院、社区到家庭的营养相关慢性病患者长期营养管理模式,开展营养分级治疗。

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

第二章:临床营养学科发展之思考

1. 什么是临床营养

临床营养工作的核心是疾病营养治疗。临床营养科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代谢病(包括营养失调)的患者通过营养检测和评价进行营养诊断,并使用药品或非药品类营养治疗产品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的业务科室。

2. 为什么要做临床营养

临床营养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减少患者疾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构建无饿医院具有重要意义。

3. 由谁来做临床营养

营养医师应当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负责全面营养诊疗工作。

4. 临床营养怎么做

(一)总体目标

实现临床营养学科建设精准化、精细化、规范化,促进临床营养学科有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 临床营养学科发展规划:以国家对临床营养学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指针,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营养学科发展规划;

• 学科发展指导体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建设规范、科学、严谨的临床营养学科发展体系;

• 标准规范:通过对临床营养学科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的研究,体现临床营养学科特点。

(二)实施路径

1. 建章立制,逐步建立临床营养学科建设重要氛围

• 明确临床营养学科指导思想与建设意义:建设临床营养学科,增强学术氛围,统一规范行业语言,改善营养学科行业梯队结构,提供优秀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产学研”的正向循环;

•  研究并制定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文件:对全国各区域、各省临床营养科摸底调查,广泛采纳意见,编写临床营养工作规范和临床营养诊疗技术规范。

2. 推动落实,确保有序推进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

• 标准规范引领行业,扩大文件宣贯与执行力度:通过对规范的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临床营养学科建设理念的推广;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分步推动落实临床营养学科建设,通过试点和标准指引,研究临床营养门诊、会诊、病房、诊疗规范等标准、人才队伍建设、适宜技术与产品应用,逐步扩大试点规模,全面推广;

• 以临床营养学科个性,打造临床营养管理新模式: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临床营养服务内涵。

3. 注重依法依规,强化学科发展规范性

牢牢抓住质控工作,以质量和安全作为红线,以临床营养工作实际情况和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质控文化。

4. 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大数据作用,提供数据支撑

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为决策和管理、服务提供专业支撑作用。同步提升信息化数据能力,促进营养学科内多专业、多领域的研究,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下一步工作

国家医管中心负责研究医疗技术规范标准并指导实施,对各地医疗机构评价和巡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协助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实施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临床合理使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等。食品司开展临床营养工作规范、临床营养诊疗技术规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