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暨2021中国医学营养整合联盟学术会议、2021国际肿瘤代谢与营养学会学术会议于2021年7月2日-4日召在北京顺利举办!
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与国内肿瘤知名专家一起,围绕大会主题《Nutrition, the First Line Therapy》,为参会人员奉献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本期内容回顾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陈莲珍教授讲解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解读》。
重视肠外营养中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的应用
长期慢性疾病导致基础营养状况差,疾病或治疗导致营养摄入或吸收能力受限,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极高,其中约约30%~50%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ICU患者营养不足几乎100%,营养不良是住院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的第四位独立风险因素。
治疗性营养支持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营养的组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水。其中,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体中是酶的组成成分或激动剂,保证酶的生物催化功能。
•影响三大营养物质和核酸代谢。
•是各种激素和维生素的必需成份,比如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钴维生素B12将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
•防癌抗癌作用,许多癌症的发生与体内硒和锌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参与上皮生长、创伤愈合的过程,加快手术伤口、创伤和溃疡的愈合。
•增强免疫。
多项国内外指南均推荐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中常规添加静脉用多种微量元素注射剂。多种微量元素在临床中具有减少氧化应激、支持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器官恢复。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针对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患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石汉平主任委员组织带领各学科专家进行多次讨论,最终制定形成《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特别是危重症患者、中重度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肿瘤患者、老年患者、透析、肠瘘、断肠综合征患者均提出了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应用推荐意见,并明确了证据级别及推荐强度。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规范配置和配伍禁忌
肠外营养制剂的成分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平衡的多种维生素、平衡的多种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均为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
1.葡萄糖制剂:优点为机体各组织都能利用,来源丰富,容易监测其在体内的代谢情况,每日摄入葡萄糖100g 就有显著节省蛋白质的作用等。缺点是高浓度葡萄糖液难以经周围静脉输注,而且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有限。过量、过快输入可导致高血糖、糖尿,甚至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2.脂肪乳剂:是由大豆油、红花油等为原料,磷脂为乳化剂所制成,理化性质稳定,微粒直径与天然乳糜相似。10%乳剂含热量4.18kJ/ (1 kcal) / ml。10 %及20 %乳剂属等渗,可经周围静脉输入。创伤应激时其代谢率并不受限,反而加快。长链甘油三酯(LCT) 可提供必需脂肪酸(EFA) ,如亚油酸、亚麻酸等。中链脂肪乳剂(MCT) 代谢率比LCT 更快,且极少沉积在器官、组织内。但大量输入MCT会产生毒性反应,因此不能单独使用。兼含LCT、MCT的乳剂(重量比1 :1) 适合于肝功能不良等特殊患者。
3.复方氨基酸溶液: 根据病人的需要,常配制成平衡型及特殊型两类氨基酸液。平衡型配方适用于大多数病人。特殊型氨基酸的配方按病种而定。
4.电解质制剂:除常规补充K、Na、Cl 之外,还需补充Ca、Mg 及P。常用制剂分别为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及10%甘油磷酸钠。
5.维生素制剂:用于PN 的维生素制剂均为复方制剂,水溶性及脂溶性注射液分别含各种维生素的每日基本需要量。
6.微量元素制剂:用于PN 的微量元素注射液也是复方制剂,每支含Zn、Cu、Mn、Co、F、I 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每日基本需要量。
其中的配伍禁忌,该专家共识中给出详细的意见,具体内容敬请详见《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