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让肿瘤“见光死”—晚期结直肠癌精准治疗

近年来,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趋向于规范、合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肿瘤局部消融手段,因其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可反复治疗,提高疗效。PDT治疗肠癌的优点在于愈合过程中不会引起瘢痕性狭窄,因为胶原未被破坏,故不会减少直肠机械性张力,对改善梗阻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消融疗法,具有选择性好、创伤小、毒性低微、可重复治疗、适用范围广、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等优点。其作用机制是光动力效应,氧、光敏剂和激光是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过程是,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肿瘤组织选择性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毒杀肿瘤细胞的同时,破坏肿瘤血管,导致肿瘤坏死、 脱落。对隐性和早期癌灶,光动力治疗可起到根治效果;对晚期肿瘤患者或因高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血友病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能有效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它与肿瘤传统疗法(手术、放疗、化 疗)不相互排斥,且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光动力还可与其他微创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常常在支架置入后进行应用,有利于肿瘤范围的确定和治疗,必要时还可用微波治疗和强激光治疗。故在肿瘤治疗中 具有特殊地位。

近来,我院完成一例高难度ESD及光动力治疗,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患者曾XX,女,老年患者,因血便2月入院。入院后肠镜发现直肠距肛门约2cm处可见一约5*6cm不规则隆起病灶。经MRI及超声内镜、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病变累及直肠固有肌层浅层。入院后我们消化团队讨论后再次行MTD讨论,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放化疗。但手术不能保肛,需行造瘘,患者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经家属充分协商后,患者及家属要求以保住肛门、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为主,不行外科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直肠病灶较大,如不外科手术,易引起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消化内科从我科实际出发,结合内镜优势,为尽快解决患者家属顾虑,迅速制定了:建议行内镜下ESD手术+光动力治疗的诊疗计划。根据目前ESD诊治指南及光动力治疗指南,对于该患者,可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及获益,但因患者病灶累及直肠固有肌层,复发及转移率较高,家属表示知情并要求行内镜下治疗。最后经过近3小时多的奋战,顺利切除了病灶并行光动力治疗,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目前我科已进行多例消化道巨大病灶及侧向发育型病灶ESD手术,进行了多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光动力治疗,这次直肠ESD手术,难度大、要求高,标志我科ESD技术及内镜止血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光动力治疗目前已在我院开展了近百例,消化科获得了国家级中晚期消化系肿瘤光动力规范治疗培训基地,我院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开展了光动力治疗医院,为患者带来福音!


由于大肠癌管腔窄,光照盲区少,故PDT疗效较稳定而应用较为广泛。它对癌组织有选择性毁损作用,侵入性少,适于各期和各年龄段患者。国外一组对进展期大肠癌的报道显示,1年完全应答率为35%,部分应答率为44%。对晚期患者缓解疼痛、控制出血和缓解肠梗阻有效率达70%。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经过手术、 放疗、化疗后再复发以及存在无法解除肠道梗阻或不 完全梗阻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后,肠道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和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感谢专委会合作医院宜春市人民医院范惠珍院长团队提供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