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扬帆起航 未来可期—单细胞&CTC沙龙第一期倒计时7天

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顾名思义就是能从单个细胞中获取遗传信息的测序技术。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水平的提高,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解析细胞间更加细微的差异,正在推动癌症及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免疫、以及神经科学领域向前发展,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焦点,而且在单个细胞层面让我们在前所未有的水平理解转录组、免疫组和表观组的多样性。单细胞测序技术为什么近来大火,那么它能帮科研工作者能解决哪些问题?单细胞测序技术原理和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CTC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CTC检测是直接从血液中检测肿瘤细胞,即利用先进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可以将人体外周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捕获并检测计数。CTC检测弥补了肿瘤组织难以获取的局限,且能重复取样,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目前应用非常广泛。CTC检测如何全程参与肿瘤的临床诊疗各环节,如何为肿瘤患者开辟一条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路?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CTC技术的不断成熟,数据越来越多,高分期刊的发表也越来越常见。如何快速掌握最新技术?如何与大咖近距离接触熟悉顶层思维?如何与一作面对面让干货轻松上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联合单细胞及CTC工作组负责人杨朝勇教授、胡志远教授举办系列线上、线下沙龙活动,诚邀各位临床、基础、企业技术人员等加入工作组,携手共进,共赢发展!


11月25日周四晚20:00  线上

单细胞&CTC沙龙第一期将采用线上形式组织,胡志远教授将针对CTC技术围绕三个议题“慢”谈,会议由杨朝勇教授主持,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专家简介


                                 

   杨朝勇  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副主编。长期致力于生物分析化学,在微流控、单细胞单分子分析等方向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Nature Commun.、Sci. Adv.、Chem. Rev.、Acc. Chem. Res.、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论文被引超过12000次,H指数59。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数字微流控技术及应用》专著1部。



                         

  

  胡志远  教授



复旦大学遗传系本科,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原美国FDA医疗器械评审委员会委员。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Mol. Cell. Proteomics、J. Clin. Invest.、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同行他引3000余次。2014年共同创始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利用最前沿的纳米医学技术,研发高灵敏“肿瘤捕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产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特别在PD-1药物的液体活检伴随诊断,产品已进入市场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任中国CTC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4P健康研究院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观看直播方式

扫码入群获取线上收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