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也已写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践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与领域内优势企业共建、共享科技创新生态圈。
鉴于近期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延期举办(点击了解详情),但相识、交流、合作不能因疫情而阻隔。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筹备“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系列免费公益活动,旨在发挥学会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邀请领域的学术和临床知名专家及领域上、中、下游创新企业合作伙伴,搭建线上小型化、深度沟通、问题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沟通平台。
2021年11月4日晚,专委会组织举办了第七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
本期线上活动邀请到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辇伟奇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津浦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伟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申鹏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海伟教授、上海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罗鹏博士、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全雪萍博士、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医学事务总监陈威博士、无锡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毕达博士、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李淼博士、艾吉泰康肿瘤产品研发负责人孙永乐博士,艾德生物研发总监董华博士共同就“NGS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暨HRD专家共识推广”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 专家介绍 》
会议由辇伟奇教授主持,辇伟奇教授首先感谢了与会多位医研企专家大力支持及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缺陷临床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以下简称HRD共识)的编写工作,HRD共识一方面体现了创新,一方面还要体现规范,希望经过今天的探讨将HRD共识真正落到临床应用的实处。
邢金良教授致辞表示HRD共识得到了业界的重视和认可,推动了HRD领域新型检测规范化应用和领域创新,感谢辇教授和参与编写的医研企专家共同努力,恳请大家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进,专委会特别希望各位同道用好专委会的平台克服困难推进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接着张海伟教授介绍了HRD共识自2020年10月筹划至2021年8月发表历时10个月,6名专家执笔,68名专家参与共识讨论,前后修改版本数十次。从HRD定义、临床特征、临床应用和临床检测、HRD应用的问题几方面达成7点专家共识,共计1万3千多字。下一步将结合新的研究数据和文献,对HRD的临床应用和检测内容进行更新,进行HRD与PARPi抑制剂和铂类药物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开展HRD检测和数据质控的标准化项目。专委会办公室梁婷老师介绍了肿瘤标志专委会及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情况,特别介绍了在多位临床专家倡导和发起下,专委会将全面启动《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工作,主要针对临床指南还没有统一诊疗方案的难治性肿瘤,结合NGS测序在MDT+MTB指导下进行的诊治成功的疑难案例,尽快填补国内分子诊断标志物临床案例领域的空白。随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津浦教授分享指出HRD检测数值不能简单的用42做为硬性标准,HRD评估还需要积累中国人自己的数据,通过不同研究单位和更多企业的密切合作,将中国人群适合的HRD阈值确定下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伟鹏教授指出HRD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青年人乳腺癌中做为常规的检测项目,HRD共识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数据积累,和国内多中心研究成果相结合,进一步达到指南的标准,给临床更多的指导。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申鹏教授指出HRD共识自发表后受到了很多关注,希望能有更多国内多中心数据,目前很多公司都陆续推出HRD检测产品,在数据上如果能够集中大家的力量可以更快更好的拿出适合中国人群的数据。从HRD推广方面可以进一步进行共识深入解读。
上海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罗鹏博士从HRD的产品设计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围绕专家共识和目前HRD产品现状,提出围绕中国人数据的解决方案,从WGS出发,优化和筛选HRR基因以及HRD Score检测方案,启动多中心研究方案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HRD score阈值,用于后续临床指导和用药预测。
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医学事务总监陈威博士介绍目前IVD较长的注册流程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临床需求,LDT准确且快速的满足临床精准检测需求。志诺维思推出肿瘤智能精准诊断平台,特别是开发解决NGS检测全流程问题的iGR系统。
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全雪萍博士介绍了桐树生物SuperHRD设计上整合LOH+TAI+LST,通过八大参数指标严控Panel质量,优化性能,在后续一系列验证中获得优良结果,特别是通过步步优化,6.5个自然日就可以完成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及数据分析解读。
无锡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毕达博士提出HRD是检法与算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算法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在共识及指南基础上也便于各平台在推广过程中求同存异,便于在临床落地。药企对HRD检测非常重视和期待,期待在学会的共识引导下将临床,药企,检测链接,形成合力,更好的推动技术发展,明确标准,支持临床。
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李淼博士介绍了裕策生物HRD检测技术开发情况,提出了HRD检测尚无标准化性能验证方法,在暂时缺乏临床试验数据的情况下,难以对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估。另外不同肿瘤类型的HRD分布不同,需要设定不同的HRD判定阈值。
艾吉泰康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孙永乐博士介绍了HRD panel设计合成时的SNP选点标准和探针设计经验,指出SNPs位点选择与Panel设计应着重把握我国人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并提出产品最终落地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撑,希望与更多企业和医院合作,促进产品技术方案改进的合作需求。
艾德生物研发总监董华博士充分肯定了HRD共识的客观、全面,另外对国内还没有获批的HRD产品和基于中国人群的数据还在产生过程中,做为中国试剂盒研发企业责任重大,介绍了自主研发的Handle建库技术和GSS算法,有效的解决了产品未来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和HRD计算方法专利的卡脖子问题。
辇伟奇教授总结指出医研企专家在专委会的组织合作平台进行HRD多中心研究,特别是能够设计比较好的质控品,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横向比对。共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得到更为准确的中国人群数据。另外NGS应用广泛,很多公司会拿到比较大的panel,专委会将组织建立《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知识库,打造NGS检测与临床诊治相结合的重要知识载体和积累的公共资源,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案例集》工作。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沟通中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感觉非常有收获,意犹未尽。
专委会也将继续组织好系列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不打广告、不吹成绩,以问题为导向,邀请肿瘤标志物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及企业专家一起剖析问题,碰撞解法,并推动更深入的合作。
本次活动由肿瘤标志专委会办公室梁婷和杨琼瑶组织,欢迎更多企业和我们联系,选择参加活动的主题!期待后继场次更多精彩讨论!(办公室电话029-8365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