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抗癌协会肺癌靶向治疗圆桌研讨会项目是中国抗癌协会主办,自2021年9月11日开始已顺利召开2期, 2021年11月6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靶向治疗圆桌研讨会项目第3期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担任主席,来自北京、天津、辽宁等多地的专家从内、外科角度,就早期EGFRm+ NSCLC围手术期治疗和晚期EGFRm+ NSCLC治疗策略优化及展望等靶向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临床诊疗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大会主席李峻岭教授
会议主席李峻岭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EGFR TKI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使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合理的应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并为患者赢得更好的生存,本次大会主要就EGFR TKI在早期NSCLC和晚期NSCLC患者临床应用中常见的热点问题和临床争议进行深入探讨,比如早期EGFRm+ NSCLC患者R0术后辅助靶向治疗模式如何选择、不同分期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新辅助靶向治疗模式如何选择,以及晚期EGFRm+ NSCLC患者一线治疗模式如何选择、耐药后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等。此次研讨会旨在群策内外科专家所长及经验,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为患者最优的生存带来更好的临床思路。
梁乃新教授引导发言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的梁乃新教授以“早期EGFRm+NSCLC围手术期治疗”为题进行了外科引导发言。根据第八版分期及真实世界情况对于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预后仍需提升,化疗新辅助及术后辅助化疗疗效有限。近来一代三代EGFR-TKI先后进行了新辅助探索,对于靶向新辅助与免疫新辅定义的MPR应该有所差别。对于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已有多项研究证实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可以进一步延长DFS,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且安全性较辅助化疗更好。对于控制脑转移复发方面三代EGFR-TKI要优于一代药物。精准辅助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辅助靶向治疗已然慢慢改变临床实践。
讨论环节,在会议主席李峻岭教授的引导下,所有与会专家就早期EGFRm+ NSCLC患者辅助靶向治疗以及新辅助靶向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如下共识:
1.可手术切除EGFR突变NSCLC患者术后辅助TKI靶向治疗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已逐步改变临床实践。
2.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术后靶向辅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选择哪一代TKI要看术后复发情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而三代在控制这一方面存在优势,有望成为辅助靶向治疗优选。
3.以治愈为目的的辅助靶向治疗研究的金标准虽然是OS,但ADAURA研究极低的DFS HR足以支持术后辅助奥希替尼治疗可以最大化患者的生存获益。
4.新辅助治疗更多是作用于手术,目的是R0切除、避免全肺切除等,OS可以通过术后辅助治疗弥补。新辅助药物选择,化疗、TKI+化疗、TKI都是可以的,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基因情况等共同分析。
汤传昊教授引导发言
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科的汤传昊教授以“晚期EGFRm+NSCLC的治疗策略优化及展望“为题进行引导发言,主要从晚期一线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耐药处理两方面进行分享。对于EGFRm+NSCLC患者一线治疗来说,单药治疗目前已遇到瓶颈,以联合抗血管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模式正在不断探索,以期获得治疗策略的优化。同时基于ctDNA水平监测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正在探索,希望这种治疗模式可以更好的指导一线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最初TKI药物使用并“去化疗”的目的是为了患者生活质量,而现在的联合治疗在关注疗效的同时,也需要不能“忘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耐药治疗来说,提出5种耐药处理方式:
其一,缓慢进展的耐药,继续原来治疗;
其二,孤立进展的耐药,联合局部治疗;
其三,再次分子监测,明确耐药机制;
其四,耐药后化疗有效的患者TKI再挑战;
其五,耐药后免疫治疗初尝试。
目前针对有明确耐药机制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给予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于耐药后的免疫治疗,正有多项2期研究在研,期待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后线治疗中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讨论环节,在会议主席李峻岭教授的引导下,所有与会专家就晚期EGFRm+ NSCLC患者一线治疗模式及耐药后治疗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如下共识:
1.对于晚期EGFRm+NSCLC一线治疗,在单药治疗中,奥希替尼PFS最长,HR值最低,奥希替尼为单药首选;
2.对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后耐药的处理,一方面是基于基因检测的结果精准的选择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另一方面,在靶向药物可及性有限的情况下,未来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可成为解决耐药问题的探索方向
3.基于ctDNA动态监测的治疗手段选择将更好的为一线患者提供选择。
顾问专家(*按专家姓名拼音排序):
郭俊唐 教授、郭伟 教授、韩云 教授、胡牧 教授、李峻岭 教授、梁乃新 教授、吕超 教授、孟庆威 教授、汤传昊 教授、王洪琰 教授、邢镨元 教授、徐燕 教授、杨萌 教授、岳东升 教授、张凌云 教授
最后,会议主席李峻岭教授总结到:
1.可切除的EGFR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接受EGFR TKI辅助靶向治疗可使患者明确受益;基于ADAURA研究结果,奥希替尼有望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2.晚期EGFRm+ NSCLC一线治疗,TKI单药治疗仍是第三代药物为优选,联合治疗A+T或者T+C治疗模式均需针对患者个体化进行治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