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下午15:00,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百“例”挑一,例例生辉——肿瘤疾病检验临床案例分享交流会线上会议第二期圆满召开。
本次线上会议将围绕“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案例分析”这一主题,从不同影响因素造成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展开讨论,与广大肿瘤诊疗方面的临床与检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的经典案例。
会议开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程青青老师代表主办方欢迎线上线下各位老师参会,并介绍了今天特邀主持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赵银龙教授。随后,赵银龙教授介绍了此次会议是基于《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编撰过程中的系列线上交流活动之一。本场活动有幸邀请到了知名基础研究专家、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企业研发技术人员等,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典型案例。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让广大听众对肿瘤标志物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表示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与否是否意味着肿瘤,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而且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判读对医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编写《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希望通过精心收集、线上讨论、线下交流、专家点评等筛选出典型优质案例,最终出版发行,案例集的出版必将为更多医生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报告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临床诊疗决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琪老师做了题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钩状反应”的报告,对高剂量钩状效应及主流检测平台、妊娠滋养细胞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孙子久老师,给大家分享了题为“PSA异常变化,您别慌”的报告。对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详细解读,由于肿瘤标志物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特殊性,必须加强与临床的交流与沟通。
安图生物研发中心刘尚杰经理,做了题为“对药物“敏感”的CA72-4”的报告,提出药物别嘌醇、秋水仙碱、灵芝孢子粉都会引起CA72-4假性升高。
最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赵银龙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表示肿瘤标志物具有它的临床复杂性,文献和指南提倡将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提高其临床敏感性,因此我们在整理其非病理下的干扰因素同时也要挖掘其可被联合应用的最佳组合方式。我们希望收集来自全国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肿瘤标志物典型案例,最终汇编成册,从全局观、整体观、系统化分析、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