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肿瘤诊疗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丽水站)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主办的“基层肿瘤诊疗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丽水站圆满落幕。本次会议邀请到了50余位专家学者同聚一堂,覆盖多个市县级医疗集团。通过项目开展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分级诊疗模式。通过建设”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体系机制,更好的延续肿瘤患者的生命,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做出贡献。

  凝心聚力,共筑健康中国  

会议伊始,本次会议的会议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阎昭部长、浙江丽水市卫健委林莉书记、丽水市中心医院邵初晓书记、诺华肿瘤(中国)商务部负责人辛会毫先生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开场致辞。

阎昭部长表示“要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基层医疗单位要具备健康守门人能力。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在于强基层,而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是强基层的核心,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国抗癌协会高度重视面向基层医生学术帮扶,将通过带动各地区学术水平的普遍提升,推动我国基层肿瘤诊治水平均衡发展。

林莉书记则指出“在医联体的建设中,省市的三级医院要充分发挥其在医联体中的引领作用,主动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纵向整合方式为主,兼顾跨区域、横向联合方式,协助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业务协作,促进上下联动分工协作“。

邵初晓书记强调目前基层肿瘤科室能力建设有三个重点的方向,一是强化管理体系,二是提高专业水平,三是促进医疗机构肿瘤诊疗的同质化发展。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利用,医联体机制建设等,是目前基层肿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诺华肿瘤(中国)商务部负责人辛会毫先生则是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讲,基于肿瘤领域的疾病特点,我们必须深入植根临床一线实践,只有通过在广泛的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其发展规律,才会让更多治疗可能性变成可能,让更多药物的潜力充分释放,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为肿瘤诊疗带来生机、学术科研产生动力。“

  聚焦临床前沿,规范诊疗为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吉人教授分享了本次会议的第一个课题《手术在晚期GIST中的价值和地位》。于吉人教授将此课题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解读,分别为晚期GIST的诊疗现状、手术在晚期GIST中的价值、总结与展望三个方面。于吉人教授表示“手术是根本治疗方式,仍有不少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而药物治疗仍然面临着耐药性的问题,如更换药物,则面临着再次耐药的问题。这则是目前晚期GIST的诊疗现状“在最后,于吉人教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

在于吉人教授分享结束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笑雷教授对《中国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进行了解读,陈笑雷教授表示“外科手术原则:R0/R1切除,避免R2切除和肿瘤破裂,警惕SDH缺陷型GIST的淋巴结转移。而复发转移GIST的治疗:药物治疗是标准必需首选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病人可考虑手术切除。“

 群策群力,共助基层肿瘤诊疗发展前行 

丽水市中心医院徐宏涛教授分享了课题《GIST诊疗变与不变》。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我国首部《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也在同年首次把GIST相关内容从《软组织肉瘤指南》中独立出来,发布了首部NCCN《胃肠间质瘤诊疗实践指南》(2021年第1版)。徐宏涛教授再分享的过程中指出“从国内临床实践来看,在不少环节上存在指南推荐意见与临床实际操作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复发或转移性GIST,需区别对待。”

随后,于吉人教授、陈笑雷教授以及多位参会教授对以上课题展开了的讨论并对:GIST外科治疗中的陷阱和困惑、复发转移GIST的外科手术选择、GIST药物治疗存在的陷阱和困惑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会议最后,丽水市中心医院徐宏涛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徐宏涛教授表示“今天的学术探讨也是为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切实推动基层肿瘤诊疗的能力建设,逐步提高我国基层肿瘤诊疗水平。同时,也希望广大同仁能够立足使命,切实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