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享心安·吉刻防治】|安吉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学术分享暨培训会圆满落幕

2021年10月9日——安吉,由“中国县域肿瘤综合诊疗管理项目”主办方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在安吉召开项目学术分享暨培训会议。

此次会议很荣幸地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安吉县人民医院宁建文院长朱求亮副院长施煜军教授等众位专家,深度解析了乳腺癌诊治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安吉县肿瘤综合诊疗管理现状与经验,并针对安吉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开展,进行了相关培训。

本项目还获得了浙江省安吉县卫生健康局的高度重视,及安吉县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同仁的倾力支持。

  时代召唤  蓄势待发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新增癌症病例1930万,其中60%来自常见的10种肿瘤,女性乳腺癌占11.7%,在数量上已经首次超越了肺癌(11.4%),成为全球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基层医疗单位要具备健康守门人能力。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在于强基层,而县域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是强基层的核心,县级医疗机构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公众癌症早发现意识,提升县域癌症防治能力,建设健康服务平台,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意识,中国抗癌协会发起安吉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以下简称“安吉三早” 项目),将乳腺癌作为试点专病癌种,建立以乳腺癌专病为示范的癌症同质化诊疗规范与早期干预体系,以期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安吉模式”。

  点创新  全程追踪  

大量的乳腺癌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地确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

一、缺乏有效的筛查和随访跟进;

二、基层缺乏诊断能力,诊断医师数量不足;

三、缺乏多层次支付保障,缺乏标准化治疗。

“安吉三早”项目的一体化方案,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痛点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加强早诊转化,利用新技术及渠道触达和带动高危人群尽快完成诊断并采取后续行动,具体实施步骤:首先,识别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接下来,引导症状人群去诊断中心;最后,实现有症状人群转化率及下一步治疗率的全程追踪;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头部医院与下级医院的交流学习和相互探讨,实现医疗资源的最大化有效使用,提升下级医院筛查和诊断能力,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此外,还将“乳腺癌三早公益保险”项目作为三早项目和机会性筛查的延伸和补充。

“安吉三早”项目,将以更少的社会成本提供更多的社会获益。以患者为本,降低癌症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个人疾病成本和治疗费用;以政府为指导,减少公共医疗保险费用,对“健康中国2030”和“分级诊疗”落地做出贡献;以医院为中心,改善基层医院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增加基层医院就诊率。

  模式复制  利民利国  

安吉作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的试点区域,通过社区网格化、多渠道管理来提升健康意识,完善随访和干预机制,最终提升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同时,改善医疗机构(医院/体检中心/社康/妇幼)的癌症三早能力,帮助优化“肿瘤三早中心”的诊断和治疗,优化和建设基层医院肿瘤科。 “安吉模式”的实践成果也将逐步推广至更多的县域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可及的医疗服务,助力中国县域肿瘤综合诊疗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