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对肿瘤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科研与创新、肿瘤患者多学科支持、肿瘤护理个案报告以及护理信息化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癌症的医疗护理负担也日益加重,成为世界性难题。同时,伴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癌症生存者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改善癌症生存者的长期生存质量,真正有效降低癌症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面提升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引发广大关注。这就要求肿瘤护理工作者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展循证护理,参照多学科合作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优质照护,并注重各个医疗团队成员间的协调和合作。在多学科合作的医疗团队中,发挥护士的协调、沟通的桥梁作用。积极探索个案管理方法,提升肿瘤护士临床管理患者的综合能力,为广大肿瘤患者实施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是肿瘤护理发展的大势所趋。肿瘤护理作为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专业,到现在不过50余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作为一所全国闻名的肿瘤专科医院,对于肿瘤护理专科的研究和探索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延续护理、姑息护理。同时,该院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初具规模,乳腺癌康复室功能锻炼使许多患者为回归社会与家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患者的需求永远是护理追求的方向,近年来肿瘤护理的专科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学科特色也在日益彰显,用专业为患者实施身心全方位的全程护理服务,打造学术型、学者型、全科型护理队伍已经成为肿瘤护理工作者的目标。


  近几年来,医大肿瘤医院相继培训了大批各领域的专科护士,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静脉治疗等七个专业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工作,比如心理组开展的“每日倾听20分钟”活动以及心理支持门诊,就让许多患者和家属走出了心理困惑,释放了心理压力;静脉组开展的导管维护,置管及会诊等,为患者的静脉治疗保驾护航,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各专业组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可以说将单一的专业组连接成护理专业支持面、支持网,给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始终伴随在专业护理之中,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肿瘤护理的专业性和人文性。


  肿瘤疾病本身并不是单一的疾病,往往一个病种会牵涉许多不同的症状表现,而且一个病种患者的具体表现不一,术前术后或用药前后的反应不同,个案护理将会是肿瘤护理工作者们未来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个体的疾病表现,病情特点,既往病史,手术方式,可能会出现的合并症,以及潜在的危险等。充分评估,做出正确全面的判断,因此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专科护理能力,以及交流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并能够及时的与多学科展开合作,共同为患者拟定适合个体的护理方案。

肿瘤护理专委员会的建立将会为肿瘤护理工作者搭建起更高层次的学术平台,为肿瘤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加之如今肿瘤护士的高起点、高追求,肿瘤护理的前景会更加广阔,肿瘤护理的范畴也会越来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