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1.鼻咽癌早在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探索PDT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国内共有30余篇头颈部肿瘤文献,其中PDT治疗鼻咽癌9篇,共259例,主要为低分化鳞癌,共235例,高分化鳞癌1例,未分化癌2例,鳞癌6例,未提及具体病理类型15例;I期198例,III期1例,IV期15例,未提及具体分期45例。疗效评价采用1984年标准,CR共128例(49.42%),SR共98例(37.84%),MR共32例(12.36%),NR仅1例(0.39%),显效率为87.26%(226/259)。这些结果显示PDT是治疗原发和复发鼻咽癌的有效手段。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孙振权和罗国仪等在九十年代用PD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191例。全部病例病理证实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属于T1N0M0期,其中120人是放疗后复发,71人行足够剂量放疗后鼻咽部仍有病灶残存。治疗方法是静脉滴注YHpD5mg/kg后,于24、48和72h给予氩离子激光或染料激光照射,通过光导纤维分左右两侧鼻腔进照光。疗效评价采用1984年标准。近期疗效是:CR105例(55.0%),SR66例(34.6%),显效率为89.5%3(171/191)。照光后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和头痛等,但症状较轻,可自愈。随访130例,3年生存率44.6%,5年生存率25.4%。作者认为PDT能提高长期生存率,对局部原发性和复发性鼻咽癌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在2006年报道了对15名晚期鼻咽癌病人进行PhotofrinPDT短期疗效的观察,并与15例化疗患者(顺铂和氟尿嘧啶)的疗效作了比较。这30例患者均属于临床IV期,都经过足量放疗后局部复发,随机分为PDT和化疗组。光动力治疗组静脉滴注Photofrin2mg/kg,48h后经内镜导入光导纤维给以照光300J/cm2,根据患者病变范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柱状光纤长度,每次照射1-3段,照射每段之间有衔接,且需超过病灶边缘至少0.5cm,48h后经内镜清除坏死组织并对原有病灶和新发现病灶给以复照。采用1984年标准评价疗效:光动力组达到CR的0人,SR的12人,总有效率为78.6%(12/15),而化疗组总有效率为30%。PDT组患者的卡氏评分也由治疗前的37.5分升高至75分,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常规化疗相比光动力治疗晚期鼻咽癌能够有效的解除腔道梗阻,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2.喉癌喉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但副作用大,往往会影响患者的喉功能,如导致发音、呼吸、吞咽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降低其生活质量。我们检索到PDT治疗喉癌的文献5篇,共62例,有疗效评价的4篇,都采用1984年标准,排除重复报告的相同病例,共有32例:全部病例都经病理确诊,其中26例为鳞癌,6例未提及其病理类型;I期16例、II期7例、III期2例、IV期1例、6例未提及具体分期。32例喉癌患者经PDT治疗后,达到CR的共20例(62.5%),SR共10例(31.25%),显效率为93.75%。我们医院使用Photofrin和半导体激光治疗10例患者,其中4例为初治病例,I、II、III、IV期各1例,6例是复治病例,随访1-3个月,CR3例,SR6例,MR1例。这些结果显示PDT治疗喉癌的短期疗效确切,对保留喉功能有独特的优势,避免手术切除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3.舌癌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但手术治疗后常引起舌功能缺失,放射治疗亦可造成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在八十年代初北京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赵福运等就探索了光敏剂在诊治舌癌和其它颌面部癌变的可行性。我们检索到PDT治疗舌癌的文献共5篇,共54例,有疗效评价的4篇,共40例,都采用1984年标准,其中35例单独采用PDT行表面及组织间照射,其中鳞癌31例,腺样囊性癌4例;I期2例,II期3例,III期16例,IV期14例;PDT治疗后CR9例,SR20例,MR6例,痊愈率25.71%,显效率82.86%。还有5例采用手术及术中PDT治疗,5例患者都是复治病例,其中放疗后复发的有4例,术后复发的1例,作者未说明具体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方法:静脉注射Photosan2mg/kg,48小时后全麻下行常规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在各切缘、基底部行激光照射,剂量为200J/cm2。副作用主要是伤口局部水肿和皮肤光敏,经对症治疗可缓解,病人均可耐受。5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作者认为手术联合术中PDT,近期疗效好,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可见,无论是PDT单独应用还是与手术联合治疗舌癌的,PDT都取得很好的近期疗效。PDT与手术及放疗相比,副作用小,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易于接受,早期舌癌能够保留语言功能,晚期舌癌不宜手术者可作为安全而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感谢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学良主任团队提供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