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中国抗癌协会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启动会在杭州如期召开。肝胆肿瘤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中国抗癌协会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正式成立。
会议伊始,由协作组副组长虞洪院长担任特邀主持,虞院长首先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同道表示了热烈欢迎,隆重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因疫情原因,部分专家采用线上的形式出席会议。
虞洪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全新启程,携手同行丨樊嘉院士致辞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胆管癌协作组总牵头人樊嘉院士在线上致辞。樊院士表示,今年3月与各位同道在上海共同见证了中国抗癌协会胆管癌协作组的成立,此次又共同参与了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成立,说明这个平台已由全国向区域递进,相信将会更好的推动胆管癌规范化诊疗的全面发展。
樊院士特别提到胆管癌的难诊难治已成领域共识,因其发病相对较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处于晚期,且目前五年生存率只有5%,领域现状可谓任重道远。当前诊疗及临床均存在差异,各科室的医生均有各自的经验及看法,所以急需多个科室协作共同应对胆管癌的诊疗,积极高效地制定策略方案,提升诊疗效果,造福广大病患。最后,樊院士对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也期待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能够越办越好。
樊嘉 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与时俱进,推行规范丨蔡秀军教授致辞
协作组组长蔡秀军教授也发表了致辞。蔡教授表示,目前,对于胆管癌来说,手术治疗仍为首选,但晚期病人占比高,多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通过引诱靶向治疗后,不少患者降期得到手术机会,这给很多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
蔡教授提到,多学科诊疗对于肝内胆管癌的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多学科诊疗可以为患者提供转化治疗的机会,创造治愈的可能性。目前需要一个高效权威的组织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这就是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成立的重要目标,为临床医生及病人提供一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从而全面推动浙江省胆管癌的诊疗效果,提升治愈率。
蔡秀军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响应战略,攻克难关丨彭淑牖教授致辞
我国肝脏外科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资深专家,协作组特邀顾问彭淑牖教授登台发表致辞。彭教授首先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担任协作组的特邀顾问,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协作组开展工作。彭教授提到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这一目标,需要各位同道秉承仁心,携手与共,成立协作组,正是领域积极合作的一个重要表现。希望各位同道能够不忘医者初心,携手与疾病做斗争,齐心攻克难关,造福广大患者。
彭淑牖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积极合作,推动发展丨王伟林院长致辞
由于疫情原因,协作组特邀顾问王伟林院长也在线上进行致辞,王院长首先对樊嘉院士牵头组建胆管癌协作组表示了感谢,也表示此次很荣幸能够担任顾问的工作。他提出近几年随着药物的进展,以及最新治疗方案的推广,胆管癌的诊疗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他相信通过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成立,必定能更好的推动领域学术的发展。
王伟林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权威加盟,区域覆盖丨梁霄教授进行项目介绍
协作组秘书长梁霄教授进行了项目介绍,他详细阐述了项目的背景,提出浙江省协作组的成立,能够将浙江省各个医院优秀的个体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多院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全省的临床诊疗水平,最大限度的惠及胆管癌患者。梁霄教授还展示了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架构,由蔡秀军院长牵头,郑树森教授、彭淑牖教授、梁廷波教授和王伟林教授担任特邀顾问,吴扬教授担任协会秘书长,梁霄教授担任协作组秘书长,李启勇教授、虞洪教授、白雪莉教授、李江涛教授及严盛教授担任协作组副组长,覆盖核心医院20多家,组织成员50多位。
最后梁霄教授展示了今年的协作组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建立协作组的工作机制,促进临床和基础科研的发展,并由核心医院牵头启动多中心的胆管癌临床研究。
梁霄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协作组成立仪式
协作组核心成员彭淑牖教授、李启勇教授、莫经刚教授、严强教授、虞洪教授、李江涛教授、梁霄教授,以及君实生物的钱巍先生依次上台,共同启动大屏幕,庆祝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正式成立,并进行了协作组成员颁牌仪式。
成立仪式现场
三管齐下,护卫患者丨周俭教授《胆管癌治疗现状与最新进展》
仪式结束后,协作组副组长白雪莉教授和李启勇教授担任特邀主持,邀请周俭教授在线上带来《胆管癌治疗现状与最新进展》的课题演讲。
白雪莉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李启勇 教授
树兰(杭州)医院
周俭教授对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表示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一定会为中国胆管癌临床研究做出优秀贡献。
周俭教授回顾了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情况,并总结了当下的治疗趋势。周教授提出靶免联合正成为新的趋势,但现有靶免联合方案的效果仍差强人意。根据既往的研究探索,周教授设计出“三管齐下”的联合方案,采用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GEMOX,ORR可达80%,DCR可达93.3%。研究启动至今近两年,取得了胆管癌治疗全新突破。
周俭教授还表示今年年底将在樊院士、蔡主席、彭教授的指导下,启动三管齐下的“靶免化”联合治疗全国多中心试验,共同开展临床研究。
周俭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数据解析,探究前沿丨毛一雷教授《2021 ASCO-肝胆数据盘点》
中国协和医院的毛一雷教授在线上为大家带来了《2021 ASCO-肝胆数据盘点》,毛教授首先也表达了对浙江省胆管癌协作组成立的祝贺,毛教授根据今年6月份刚刚结束的ASCO会议,梳理解读了绝大部分肝胆领域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给现场各位同仁带来了众多前沿的数据信息及解读。特别是对于LTHAIC研究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广大同仁的兴趣,这项研究采用靶向联合免疫(仑伐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再加上局部治疗手段HAIC,取得了mRECIST标准下高达13.9%的完全缓解率和66.7%的客观缓解率。毛教授精彩的内容博得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毛一雷 教授
中国协和医院
规范诊疗,多科协作丨梁霄教授《胆系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的难点与探索》
由梁霄教授为各位同仁带来了《胆系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的难点与探索》,梁教授提到,胆管癌存在明显异质性,手术切除虽是首选,但治疗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化疗、放化疗及局部治疗,靶免化联合治疗有助于降期切除且减少复发,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方案疗效显著。ICC亟待建立规范化的MDT诊疗路径和流程,整合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及肿瘤内科医疗资源。梁教授针对ICC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演讲非常精彩,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梁霄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每位教授的课题演讲后,都开展了精彩的讨论环节,主持人邀请了多位领域知名专家担任讨论嘉宾,讨论嘉宾们与三位演讲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位演讲教授根据各位嘉宾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讨论嘉宾们也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精彩的讨论和分享博得了现场掌声不断。
李达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莫经刚 教授
台州市中心医院
严强 教授
湖州市中心医院
张成武 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
俞世安 教授
金华市中心医院
李江涛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余正平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观宇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应杰儿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新保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许斌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严盛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会议的最后,由彭淑牖教授做会议总结,彭教授对课题演讲表示了高度赞扬。彭教授也表示目前胆管癌的治疗仍是任重道远,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需要领域内的各位同仁共同努力。而浙江省协作组的成立也意义深远,是为区域内的医生搭建了一个权威高效的学术平台,全面促进浙江省内胆管癌规范化诊疗的发展。最后,彭教授对君实生物所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也期待浙江省胆管癌区域协作组的全体成员未来能够一起“共谋胆略,拓开新局”,造福广大中国患者。
彭淑牖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