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陕西省肿瘤营养学科建设,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2021年7月25日由陕西省抗癌协会主办,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西京医院消化病院承办的“第二届陕西省肿瘤营养论坛”在美丽的古城西安浐灞艾美酒店召开。
开幕式
肿瘤营养专委会主委赵青川教授致辞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院赵青川教授进行开幕致辞,首先从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高发生率和低有效治疗率出发,阐述了肿瘤营养治疗现存的诸多问题,强调肿瘤营养治疗是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临床治疗方式并重的一线治疗,呼吁临床工作者重视肿瘤营养理念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并充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使更多患者受益。其次介绍了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和面临的众多机遇和挑战,并对肿瘤营养治疗的前景和应用进行展望。
大会主席李纪鹏教授发表致辞
作为大会主席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外科李纪鹏教授在大会开始之前发表了致辞。他表示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赵青川教授的带领下积极普及肿瘤营养治疗概念,逐步提升了营养治疗的学术地位,我省肿瘤营养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省内多所医院已经逐渐将肿瘤营养的理念变成行动,把营养诊断、营养治疗整合到肿瘤综合诊疗方案中。他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不同的形式将肿瘤营养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继续推动我省肿瘤营养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逐步建立普及无饥饿医院,确保患者获得合理的营养治疗。
学术讲座分享
第一节学术会议
许红霞教授学术分享
上半场学术讲座由陕西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吕双燕教授主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许红霞教授分享了课题《如何解读GLIM营养不良诊断》。充分解读了GLIM营养不良诊断,并比较了不同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建立的GLIM诊断,分析了GLIM标准在营养不良诊断的应用。
宋春花教授讲座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春花教授分享了《中国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介绍了INSCOC项目(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这一观察性、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项目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数据库,为今后的肿瘤营养研究提供了一个公共研究平台,第一次研究了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现状与特征,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了大数据指导。
姚庆华教授讲座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姚庆华教授在线上为大家分享了《肿瘤全程营养管理》,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细致的讲解了肿瘤全程营养管理的相关问题。
孙凌宇教授讲座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孙凌宇教授分享了《胃肠道肿瘤多学科管理MDT与NST相结合》。从经典的临床情景出发,探讨了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和多学科的MDT管理模式,并指出了NST(营养支持团队)和MDT(多学科管理)的协同配合现状和配合策略。
第二节学术会议
刘佳教授讲座
下半场学术讲座由陕西省人民医院刘瑞廷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小秦教授主持。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肿瘤医院的刘佳教授分享了《食管癌患者全程营养治疗》。他引入单位进食能量比的概念,直观地阐释了进食仍消瘦的问题,提出营养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进行了真实病例分享。
郑瑾教授讲座
来自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郑瑾教授分享了《恶性肠梗阻的中西整合营养治疗》。并建议MBO中西整合诊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建立以“胃肠道症状管控”为要点、以“液体管理与营养治疗”为基点、以“抗肿瘤治疗”为根本、以“肠道再通”为目标的管理策略。
杨静悦教授讲座
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杨静悦教授分享了《2021年晚期肠癌内科研究进展》。杨教授从内科方向与大家分享了关于2021年最新的关于肠癌的免疫治疗相关进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相关经验。
李卫敏教授讲座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的李卫敏教授分享了课题《从一个病例谈肺移植营养治疗》。从一个真实病例出发,分析了肺移植患者的营养治疗,分享了临床中如何挽救营养不良患者的经验及如何制作匀浆膳的过程,使大家受益匪浅。
李纪鹏讲授总结发言
最后,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外科的李纪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是对大力开展肿瘤营养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一次极大促进,通过加强推进肿瘤营养相关工作,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号召各学科带头人以及临床医生高度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缩短治疗周期,节约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