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年会圆满召开

    

2021 年 7 月 18 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携手山东大学科研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山东省免疫学会基础委员会、山东省免疫学会肿瘤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委员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共同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三届青委会年会暨“齐鲁青未了”肿瘤免疫高峰论坛在济南顺利召开。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青委会主委王平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副院长马春红担任大会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致欢迎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主委钱朝南教授为大会致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的 14 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100 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钱朝南教授就目前肿瘤患者临床获益不佳的现象提出研究肿瘤微环境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可拓宽对生物医学领域的认识,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王平教授介绍了青委会的成立。陈玉国教授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强调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肿瘤微环境有助于进一步为肿瘤的防控治疗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策实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苏士成教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免疫与血液研究中心胡洪波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邝栋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桂华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任贺教授分别分享了“炎症促进乳腺癌转移研究”“免疫微环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人T胸腺发育:发生到衰老”“B细胞与肿瘤进展:是敌是友?”“非组蛋白甲基化与肿瘤侵袭转移”“cMyc 调控肿瘤代谢的机制”和“类调节T细胞参与胰腺癌恶性演进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彭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张华凤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小俊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吕海泉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毕允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邹强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胡慧丽教授分别以“肝脏特有NK细胞/ILC1新亚群的发育分化及功能研究”“MBD2 的剪切调控乳腺癌转移”“A STING in the tale of cancer immunotherapy”“HIF 和 pluripotency factor 在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富集过程中的作用”“纳米抗体在透明质酸合成酶研究中的应用”“Oxidative stress shapes STING-dependent dendritic cell antitumor function”和“Organoid establishment and tumor”为题作学术报告。

本次大会围绕肿瘤微环境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主题,以杰出人才培育为目标,进行了学术观点和科学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