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肿瘤?也要有理有据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在西医还未进入国内前,中医在治病救人上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创造了璀璨的中医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医见效快的优势,慢慢将其推上了后来居上的位置,而目前癌症的常规治疗手段,也是以西医为主。然而,西医在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使很多患者朋友望而却步,从而寻求中医治疗的方法。近年来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中地位逐渐上升,本文就中医治疗肿瘤的一些误区进行盘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以毒攻毒”真的能“攻毒”么?

      很多肿瘤病人在网上搜索抗癌中药和配方,以为只有“以毒攻毒”,药才有效果,选择服用有毒的中药,比如蜈蚣、全蝎、露蜂房、壁虎等。还有部分患者不断加大剂量,殊不知这些药苦寒伤胃,病人服用后易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腹泻、呕吐等反应。长期服用“以毒攻毒”的中药,易导致蓄积中毒,损伤肝肾功能,甚至影响常规药物治疗。大家对于“偏方”一定要谨慎使用,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让“攻毒”变毒药。

2、越贵的中药越“补”吗?

      很多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习惯将治疗与“贵”结合起来,认为买了名贵的药材就能“补”、“提高免疫力”、“抗癌”,殊不知有可能适得其反。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扶正与驱邪并重,“补”不能“补”过了,否则过犹不及。例如人参、灵芝、西洋参3大常见药材,并无抗癌功效,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在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发布消费提醒:没有高质量研究证明冬虫夏草有特殊功效,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对于以上我们认为可以抗癌的名贵药材,可以起到保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但对于抗癌的功效,研究告诉我们实在是微乎其微。目前尚没有单独中药可有明确抗癌证据。

3、别被个案的成功给忽悠了

      曾有报道某中医门诊部经过中医的辨证施治,临床治愈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这仅仅只是一个成功的个案,并不能证明这个中医治疗方案对所有白血病患者具有百分之百的疗效。这类个例待风暴过去,满地狼藉的却是以为终于等到癌症被攻克,却眼看着希望又被破灭的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心,又是一场白高兴。无论如何,我们一直强调的是,需要对外界信息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自己不要以偏概全,同时也对那些浮夸、夺眼球的新闻秉持客观、求证的态度,不要落入无良媒体的流量陷阱之中。对肿瘤患者而言,中医治疗是可以全程参与的,只是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中医治疗发挥不一样的作用。放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造成身体气血不足,脏腑损伤,中医的治疗可以用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身体正气,防止身体过分虚弱,促身体尽快恢复,帮助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疗效。

4、天然中药没有副作用?

      许多患者听病友介绍,或者看各类广告会自行购买多种抗肿瘤的中成药,觉得吃的种类越多,抗癌作用越强,认为天然中药没有副作用。这样的观点危害很大,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植物药,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例如,长期或过量服用华蟾素片、消癌平片,则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轻则停药后缓解,重则造成肝肾功能衰竭。长期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而又不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抗癌中成药品种繁多,药物组成不一,特别是针剂,在使用前尤要熟知药物特性、使用方法、常用剂量、毒副作用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减少副反应。在门诊中,医生一般会让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指标变化。一旦发现肝功能、肾功能有异常时,要及时调整药物的种和剂量,或者直接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