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典型病例(二)

      患者王XX,男,59岁,因“进食后梗阻感1年余,加重2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因进食梗阻感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胃镜见距门齿35-38cm处有一隆起性病变,表面粘膜皱缩,呈结节状,组织脆,接触易出血,管腔狭窄,病理: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当地医院考虑患者冠心病较重,手术风险大,遂于2019-08-16起予食管病变放疗DT50.4GY/28F,未予化疗,后患者症状缓解。2月前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再发,仅能流质饮食,复查胸部CT(2021-03-26 当地医院):食道下段Ca放疗后,食道下段管壁增厚,较前进展;右肺中叶小结节,较前相仿;两肺下叶纤维条索影;主动脉壁及心脏冠脉钙化。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入院诊疗:完善相关检查:2021-05-19 血常规:白细胞:3.4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8.5%,红细胞:3.65↓*10^12/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3↓*10^9/L。生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9↓mmol/L,脂蛋白(a):465↑mg/L,总蛋白:58.4↓g/L,白蛋白:30.4↓g/L,白球比:1.1↓,钙:2.17↓mmol/L,钾:2.36↓mmol/L。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I:弱阳性-+,高敏肌钙蛋白T:36.12↑ng/L。B型利钠肽前体:2126↑pg/mL。肿瘤标志物6项:癌胚抗原9.3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6.11ng/mL。其余凝血五项未见异常。尿常规+沉渣定量:尿胆原:2+,尿蛋白:2+。2021-05-20行超声胃镜评估病灶,见食管距门齿37-44cm见食管内菜花样占位,管腔明显狭窄,质地脆,触之易出血,镜身勉强通过。超声见食管病变处超声结构层次消失,呈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改变,考虑食管癌(T3)。与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后患者及家属选择行光动力治疗,遂排除禁忌后于2021-05-24、2021-05-25行食管光动力治疗。5-24日胃镜检查,距门齿37-44cm管腔狭窄,超细胃镜尚可通过,以630nm激光、4cm光纤、1.2w功率分两段分别照射20min,能量为1440J。然后以1.5W功率分别追加照射5min,能量为450J。次日胃镜下见距门齿37-44cm管腔狭窄,超细胃镜尚可通过,距门齿34cm起食管粘膜发紫充血、糜烂,顺利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用沙氏探条扩张,从9mm扩张至11mm,再进胃镜观察,狭窄段扩张良好。以630nm激光、4cm光纤、1.2W功率分三段自下而上分别照射20min、10min、10min,能量分别为1440J、720J、720J;然后以1.5W功率对门齿40-44cm追加照射5min,能量450J。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予以雷贝拉唑抑酸、卡络磺钠止血、迪秦抗感染、地佐辛镇痛,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抗炎消肿镇痛等对症处理。

     转归:开放饮食,逐渐过渡,患者无明显不适,可进食半流质,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