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卓越在线】中国妇科肿瘤MDT巅峰对话2021第二十七场成功举办

        2021年04月29日15:00-17:20,“中国妇科肿瘤MDT巅峰对话2021”(第二十七场)线上讨论成功召开。本场活动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石红教授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蒋葵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会议首先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的王纯雁教授进行了专题分享,随后,三方MDT团队针对真实病例进行解读和探讨。(注:文章中专家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会议回顾

01 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由吴小华教授担任主持,吴教授简短致开场辞后,三方教授分别对各自所带领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介绍。接着,由王纯雁教授带来了题为“PARP抑制剂SGO最新进展”的专题分享。

        王纯雁教授首先介绍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格局,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随后,王教授分别从一线维持治疗,铂敏感复发维持治疗以及真实世界病例研究三方面详细阐述了PARP抑制剂在今年SGO中的研究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一线维持治疗中,SOLO1研究总结了5年的随访数据,OVARIO研究探索了尼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一线维持中的应用。复发维持中,王教授重点解析了NOVA研究的次要疗效终点。真实世界研究主要探讨PARP抑制剂的安全性和减量分析。通过王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大家对PARP抑制剂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02 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由吴小华教授、石红教授和蒋葵教授共同主持,三支MDT团队分别分享了各自患者MDT病例管理。

* 复发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MDT病例分享及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冯征教授分享了一例复发卵巢癌患者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MDT的病例。患者2013以“盆腔肿块”初次就诊,行手术治疗,诊断为卵巢癌IIB期,病理类型为高级别浆液性癌。基因检测提示BRCA1基因突变。化疗后随访5年,2018发现膈肌复发。考虑病灶孤立,进行了二次手术。术后含铂化疗结束后,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目前已超过2年。三方MDT团队就卵巢癌“卷地毯”手术模式、淋巴结转移途径及基因检测的应用展开了激烈讨论。此例病例为一例治疗标准的经典病例,体现了复旦肿瘤的诊治思路,并充分发挥了MDT的集体智慧,治疗非常成功。

* 复发卵巢、子宫内膜高级别浆乳癌患者治疗MDT病例分享及讨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的马莹教授分享了一例复发卵巢、子宫内膜高级别浆乳癌患者治疗MDT病例。患者因盆腔包块伴腹盆腔转移就诊,行减瘤手术,残留病灶R1。术后病理提示卵巢高级别浆乳癌,子宫内膜高级别浆乳癌,基因检测未携带BRCA有害突变。术后化疗6程后予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维持不到2月,出现肿瘤进展,更换为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目前治疗过程中,肿瘤指标小幅度升高。三方MDT团队就本例患者病理诊断展开了激烈讨论,并探讨了卵巢、子宫内膜均为高级别浆乳癌如何鉴别肿瘤原发部位或双原发的检测手段。就本例患者而言,明确肿瘤原发部位对患者后续治疗有较大指导意义。该病例充分体现了MDT平台讨论的重大意义,通过相互交流,使更多患者获益。

卵巢腺癌患者治疗MDT病例分享及讨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的刘奕彤教授分享了一例卵巢腺癌患者治疗MDT病例。患者2020.10初次以盆腔肿块就诊,由于病灶较为广泛,伴双肺转移,先行穿刺获得病理,提示腺癌。胃肠镜未见肿瘤,考虑为卵巢原发。遂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新辅助化疗3程,疗效SD。考虑化疗效果不明显,予瘤体减灭术。术后病理提示卵巢中分化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追溯患者既往病史,患者2019年曾因后腹膜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腺癌,并高度怀疑畸胎瘤恶变。结合本次病史,其病理诊断有待商榷。三方团队就本例病理诊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目前畸胎瘤恶变诊断证据不足。根据患者卵巢腺癌合并子宫内膜癌病史,需警惕Lynch综合征可能,并建议行基因检测,寻找潜在有效的靶向药物。本例病例依然为一例具有时效性的病理,体现了MDT平台使更多患者受益的宗旨。

03 会议总结

        吴小华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精准治疗是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热点及难点,MDT在线系列活动为不同中心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真实病例讨论,汇集多家中心的诊治经验,为患者的诊治管理带来提高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