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闭幕 | 2021年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西安)肿瘤胃肠病学整合论坛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西安)肿瘤胃肠病学整合论坛于5月14-16日在西安皇冠假日酒店成功召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季刚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聂勇战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大会部分嘉宾合影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季刚教授主持开幕

会议为期三天,从5月14日至16日共开展了手术直播、基础研究新进展、临床转化研究、肿瘤胃肠病学MDT to HIM、消化道手术演示视频展播、单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以及整合六个论坛。会议有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500余位代表莅临现场,参会交流,同期线上直播共计观看18.9万人次。

5月16日整合论坛开幕,空军军医大学王东光副校长和陕西省卫健委郝超英巡视员做开幕致辞,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林院长莅临参加。

肿瘤基础医学是拓展人类认识肿瘤、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抗肿瘤药物的前沿阵地。5月15日上午,“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分论坛”,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志谦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订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为深入践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倡导的从多学科团队(Multiple Discipline Team,MDT)到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发展理念,5月15日下午,大会特设肿瘤胃肠病学MDT to HIM论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赵青川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树滨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面对疫情新形式,必须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包括整合型的科学研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外科医生要会开刀,还要会研究才能成为外科学家。大会于5月15日上午特设临床转化论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聂勇战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陈锦飞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胡文庆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郑建勇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纵观微创外科30年,以腔镜为首的微创技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外科理念,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整体格局。消化道手术演示视频展示及点评论坛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于5月15日下午正式开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卜建红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何显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凤林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单细胞技术使我们第一次能够对每一个不同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甚至多组学进行系统研究。这些技术正在或将在肿瘤领域特别是胃肠肿瘤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引领新一波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技术革命。5月15日全天单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论坛隆重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刘焕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朝勇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聚焦肿瘤微创理念,把握外科新格局”,精术中国·手术交流,大会于5月14日特设手术现场直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季刚教授、郑建勇教授分别带来“减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Ⅲ式”精彩手术演示,季刚教授也担任本次论坛主席!


会议同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首先,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公室赵文华主任应邀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人才奖的申报要点。其次,季刚主任委员对2020年成立以来学会工作做了总结,并对2021年工作任务做了部署。希望各位委员积极参与学会工作,发挥学会交叉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创新,合作,共赢。


最后,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晓华教授介绍了办公室工作重点和2021年工作任务。


本次大会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展区人头攒动,也为广大参会代表提供了医研企交流讨论的平台。


大会闭幕式上,季刚教授用一副对联总结此次会议:风大雨急交叉整合,基础临床聚焦前沿。横批:戮力同心。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克服极端天气造成的种种困难,但不抛弃不放弃,最终都未取消行程,依旧来到西安现场与大家交流。也特别感谢会务组人员为应对天气变化,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付出。



感谢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大家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让肿瘤胃肠病学年会深入人心,也预示着我们胃肠人不懈努力,勇攀高峰的伟大志向和坚定信念。大会圆满落幕,2022年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继续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