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活动由神经系统控制,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末梢构成)。如果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出现异常肿瘤细胞,就被称为CNS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颅脑的肿瘤(以下简称“脑瘤”)。脑瘤是儿童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我国儿童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占儿童恶性肿瘤的20%左右,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极大。
如上图所示,根据脑的解剖结构,以小脑幕(大脑与小脑之间的硬脑膜隔)作为分界,按照发病的部位,脑瘤可分为如下两类:
(1)幕上区肿瘤:幕上区是大脑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情绪、解决问题、学习、说话、阅读、写作和自主运动。2岁以下儿童脑瘤常发生在这个区域;
(2)幕下区肿瘤:幕下区主要包括小脑和脑干。小脑控制着运动和平衡。脑干控制呼吸以及眼球运动,并且传递关于感觉和不自主肌肉运动的信息。4-10岁儿童脑瘤常发生在这个区域
儿童脑瘤的延误诊断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导致颅内压升高,增加脑损伤的风险,严重影响儿童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非常重要。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肿瘤在大脑或脊髓中的位置;
(2)肿瘤的大小;
(3)肿瘤生长的速度;
(4)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
此外,症状和体征也可能由其他情况引起,包括已经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恶性肿瘤
几乎所有年龄段的患有脑瘤的儿童均会出现清晨呕吐和疲劳加重。临床上也有嗜睡、恶心、头痛、癫痫发作和视力下降的患者。儿童脑瘤患儿也可能有颅神经麻痹,出现眼球无法移动。不同部位的肿瘤,常见症状也是不同的。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不幸患有脑瘤,除了上述的症状和体征之外,其生长发育的神经表现或行为也会出现异常,比如该到独坐的月龄无法独坐、或走路、成句说话等行为的发育不良。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