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如何能让生命更有尊严?

 现代医学有局限,要治愈晚期癌症依然是很困难的。那么,如果医生告诉你在进行了一切努力治疗之后,患者病情恶化,没有治愈可能,患者和家属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只有两条路:1:拼死抢救,2:彻底放弃。

这两条路都有问题,前者成功率很低,而且会进一步伤害患者身体。后者则会给家属心理带来沉重负担。


今天想告诉大家,其实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舒缓治疗(Palliative Care),有时也叫姑息治疗。对于很多晚期患者,这是一个远比拼死抢救或彻底放弃更理性,也更好的选择。


舒缓治疗不是对肿瘤治疗的消极甚至放弃,要知道很多肿瘤在早期是可防可控的,但如果肿瘤发展到无法有效控制的局面,在面对死亡的基础上,让生命走得有尊严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到底什么是舒缓治疗?


舒缓治疗是起始于1960 年代的一个医学分支学科。它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是专注提高受到重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家庭一起面对这个时期的困难。

它通过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疾病相关症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抚慰和支持。


与舒缓治疗紧密相连的,是临终关怀(Hospice)。指对于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的病人,通过医学、护理、心理、营养、宗教、社会支持等各种方式,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以尽量舒适、有尊严、有准备和平静地离世。

比如使用利尿剂减轻病人的水肿,使用吸氧来改善病人呼吸困难,使用吗啡镇痛等等,都是舒缓治疗的治疗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舒缓治疗不是安乐死


安乐死是病人授权医生使用药物、帮助其快速死亡,也可以说是在医生帮助下的病人自杀。舒缓治疗则是使用各种手段减轻病人痛苦,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舒缓治疗在西方社会已被医疗界及普通民众广为接受,而安乐死却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在亚洲,首先进行舒缓治疗的是日本。在舒缓治疗被纳入医保后,99% 的日本人选择通过舒缓治疗步入死亡。

在国内,既使是在医疗工作人员中,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舒缓治疗认识不足。而在普通民众中,更是只认可积极抢救”、回避死亡。

在广大民众中开展死亡教育,改变人们对于积极抢救的盲目迷信,改变大家对于舒缓治疗就等于扔下亲人不管、放弃治疗的错误认识,至关重要。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却刻意忽略了老、病,尤其是死。


任何人一到产科门诊,就会收到无数的小册子。甚至还有专门的产前培训课,告诉准爸准妈们生孩子是个什么样,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可我们何时见过有任何医院任何机构给你寄小册子,教育普通大众,如果生病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会是怎么一个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准备,让这个过程顺利平和?


其实这是个比生孩子更普遍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要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观念,提前计划好自己或亲人的最后一刻,在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选择舒缓治疗,做到开开心心地活,体体面面地死呢?

生命,可以走得很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