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篇】癌症是怎么扩散转移的?

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转移,所谓“转移”,是指癌细胞离开最初出现的部位(原发病灶),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或者其他途径,扩散到全身另外的部位,并在合适部位长出新肿瘤的过程。事实上,约90%的癌症患者,是由于癌症出现转移而去世的。癌症细胞具有转移能力,是癌症的一个重要致命特征,也是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重要区别之一。

癌症转移可分为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

局部转移是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附近的器官或组织,如淋巴结,但尚未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器官或组织;

远处转移是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器官或组织,可以转移到一个器官,也可能转移到多个器官。

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 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