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一等奖项目--肿瘤乏氧微环境驱动胰腺癌恶性演进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项目名称:肿瘤乏氧微环境驱动胰腺癌恶性演进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完成单位:天津市肿瘤医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主要完成人:郝继辉、任贺、聂广军等

项目简介: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其特殊的肿瘤微环境是影响其恶性行为的重要病生理特征。本项目从肿瘤微环境为切入点,系统阐释其分子网络参与胰腺癌转移、耐药、免疫微环境重塑等多种病生理特点的内在机制,探讨针对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干预性策略,为胰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针对胰腺癌难发现、易转移的难题,创新性提出并证明了乏氧微环境通过多途径参与胰腺癌侵袭转移全过程的科学假说,乏氧微环境中多个分子靶标如:ESE3、IGFBP2、 LASP1以及IL-35,揭示了各自的分子网络,为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提供内在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2、针对胰腺癌临床化疗有效率低、易耐药的难题,创新性揭示了乏氧微环境中胰腺癌耐药的新机制:通过Fascin、肿瘤源性Foxp3以及有丝分裂调节蛋白Eg5-Parkin,介导的细胞外间质及免疫微环境重塑,参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揭示胰腺癌耐药的机制。

  3、在胰腺癌临床转化方面:建立系列胰腺癌高危人群筛选与早期诊断新方法;以HIF-1为靶标,探索胰腺癌联合治疗的新方案;聚焦乏氧微环境,探索诱导胰腺癌免疫原性死亡的新策略;开发胰腺癌肿瘤微环境高亲和纳米化药物,提升抗肿瘤疗效。

  本项目发表论文66篇,其中在Gastroenter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9篇,获得专利1项,所发表论文被Nature Reviews,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正面引用,参与《胰腺癌诊治指南》编写,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联系人:黄崇标   

  电话:022-23340123-6021

项目组正在进行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