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起病隐匿,确诊时往往已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且胆管癌对化疗和放疗亦不敏感,预后较差,近30年来胆道肿瘤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提高。其好发年龄在50至65岁之间,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1.5:1。由于胆道结石、胆管炎等疾病的发病年轻化,胆管癌的发病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根据国际和国内的流调显示,胆管癌是继肝癌之后第二常见的肝胆系统肿瘤,亚太地区发病率较高为2-10/10万,我国发病率>6/10万,而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的60-70%,远端胆管癌占比20-30%,肝内胆管癌占比15-20%,根治性手术是唯一治愈手段,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较低,不到20%,并且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不可手术或伴有远处转移的胆管癌,系统化疗仍是一线选择,但是化疗疗效延长生存期有限;放疗在胆管癌临床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尚存在争议;目前不可手术的患者我们只能用一些姑息性的治疗,比如胆道支架引流,胆道引流是目前临床治疗胆道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梗阻性黄疸,但单纯胆道引流不足以减缓肿瘤的生长。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该疗法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而且毒性低、安全系数高,不会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胆管癌,为胆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什么是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是指相应波长的激光与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剂,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光动力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从而使肿瘤细胞破坏、凋亡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因当时社会环境的原因,研究被迫叫停,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才被重启,经过近30多年的研究,于2006年5月我国CFDA正式批准了PDT应用于临床,已经被公认为是临床上除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之外的第五种治疗癌症的方法。目前适用于光动力治疗的患者1)胆道肿瘤范围广或已侵犯重要血管神经,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者;2)患者年迈,有多种合并症,不适合手术治疗者;3)患者姑息性切除有残留肿瘤或手术后肿瘤复发者;4)患者胆管梗阻或胆管支架置入后再次出现梗阻者;5)光动力治疗除了对腔道肿瘤有效,对于壶腹部肿瘤如十二指肠乳头癌、产粘液的肿瘤也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