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
陈向宙,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医师 / 袁太泽,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组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
传统光子治疗的弊端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高,占全球病例数的 47%。我国华南地区发病率是全球的 20 倍。其中广东地区的发病率属于最高发病地区之一,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之为“广东癌”。由于鼻咽癌的生长部位毗邻颅底,易向颅底侵犯。同时,鼻咽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是头颈肿瘤中最强者,极易产生颈部及远处器官转移。因此初治鼻咽癌不太适合手术治疗,而应该用放疗或放化疗。另外,其病理以中低分化鳞癌为主,对射线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近几年随着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的广泛运用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使得鼻咽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经超过了 80%,大量患者长期生存。因此,在进一步关注提高疗效的同时,更需要关注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由于传统光子放疗的剂量学限制,通过 IMRT 放疗的患者往往会发生一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晚期并发症,如口干、 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颅神经损伤、脑损伤、脊髓损伤、垂体功能下降等。此外,因大范围的低剂量照射,放射治疗造成的头颈部第二原发肿瘤发生率约为 0.5-3%
质子治疗是利用质子束所特有的“布拉格峰”特性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被欧美多个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光子射线在进入人体一定深度后,射线的能量逐渐衰减,到达病灶时剂量强度已经大大减少(图 1)。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OAR)如脑干、脊髓、腮腺、皮肤等却会受到较高剂量的射线照射(图 2),导致放疗副作用的产生。而质子治疗因其特殊的“布拉格峰”特性,在进入人体后,剂量基本保持平稳,直到照射至病灶部位时升高并达到高峰释放全部能量,对肿瘤实现“定向爆破”,并在经过病灶部位后迅速降低,在很短的距离内衰减至 0,对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很小,从而降低远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 图 1:质子和光子(X 射线)的辐射剂量与体内深度的关系
(OAR:危及器官,包括脑干、脊髓、腮腺、皮肤等)
▲ 图 2 质子治疗(IMPT)与传统光子(IMRT)
治疗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分布比较
目前约 10-15% 的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局部复发。经过光子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大多由对放射线相对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引起。如果对此类患者进行再程光子放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并且再程光子放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远高于首程放疗,多数患者通常难以耐受,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而鼻咽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诸多重要组织和器官,手术挽救性治疗的难度极大。相较而言,质子在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上具有独特优势,质子治疗目前是复发鼻咽癌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
质子治疗在提高鼻咽癌患者疗效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放射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针对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质子治疗的地位无可替代。随着以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为代表的质子治疗技术的开展,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是由泰和诚控股以境内美中嘉和集团为运营平台,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并在美国德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支持指导下建设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占地 50 亩,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 400 张,是知识城首批启动的、重点配套的高科技服务类医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