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与我们朝夕相伴的一把双刃剑

我朋友的母亲患了肺癌,已经无法手术,医生建议采用放射治疗,因担心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家人拒绝为其应用放射治疗,到最后病情进展,病人非常痛苦,再想作放射治疗时已经失去了机会,时间不长病人就去世了。我听说此事后感到非常遗憾,痛惜他们错过了一个有可能治愈他母亲疾病的机会。放射治疗,现代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之一(手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本来可以治愈大约20-30%的局部晚期肺癌病人,但由于人们对放射线的恐惧,许多应该接受放疗的病人都是到最后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来求助于放疗,但这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放射线真的是那么让人恐惧吗?确实,通常情况下接触放射线等各种电离辐射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就是对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因为持续长达50余年,拥有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曾暴露于较大范围放射剂量的众多幸存者,所以该研究具有很高的统计学意义。1994年,Thompson等人报告了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实体癌发病率的分析结果,在79972人中,诊断原发性实体癌8613例,癌症病例的器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平均在200~300mSv之间,超额相对危险系数为0.63,符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即使在200~500mSv剂量范围内,也观察到了实体癌的显著增加。医用放射线的使用,尤其在儿童和孕妇身上,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高的研究有很多。牛津大学开展的儿童死亡率研究和随后美国的一个研究表明,儿童癌症的发生与其产前所受到的10~20 毫戈瑞(mGy)不等的X线照射息息相关。对从事核相关行业的工人进行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数据证实当辐射剂量超过100 mGy时,肿瘤发生率会明显上升。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主要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破坏和干细胞DNA的复合病变所致。2005年6月,美国科学院(NAS)发布了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报告第七版,在评估医用X射线和γ射线的生物学效应问题时,采用了线性非阈模型,按照这一学说,低剂量电离辐射(医用的就是如此)的最小剂量也具有使人健康危险性增加的潜力。所谓低剂量电离辐射,NAS的定义是大于零小于100mSv的电离辐射剂量。做一次标准的胸部X射线摄影检查,病人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0.1~0.2mSv,做一次CT检查大约是10mSv,做一次PET/CT检查达到20mSv。

但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成员,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放射学教授Henry  Royal对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提出了批评意见。他认为这一报告会将大家引入歧途,该报告没有考虑到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存在小的危险,他认为虽然许多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存在着危险,如开车、乘坐飞机等,但我们认为这些活动是安全的,还是会进行这些活动;如果因为电离辐射与危险关联,就称任何剂量的辐射都是不安全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概念。人类是在放射性环境下生存发展进化而来,放射性元素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包括赖以维持生命的空气和水。无论是在各类岩石和土壤中,还是在一切江河湖海的水中和大气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放射性元素存在。还有研究发现,低剂量的照射有可能起到刺激机体免疫的作用,低剂量或中等剂量的放射线具有诸如促进DNA修复的刺激效应,这样可抵消放射线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在一定剂量内,只有纯粹的好处,而没有坏处。放射线刺激效应的假说通常被称为“适应性反应”(Adaptive Response),而纯粹的好处则被称为“刺激作用”(Hormesis)。1970年始我国卫生部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国广东省阳江县一个异常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进行的长达20余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此地区土壤中放射性元素铀(U)、杜(Th)和镭(Ra)的含量达其他地区的3.5、5.5和2.2倍,但当地居民各种常见肿瘤的死亡率反而普遍低于对照地区。另外,研究还发现,高本底照射地区居民肺结核死亡危险显著低于对照地区,考虑这和高本底地区居民长期受低剂量电离辐射导致的免疫功能增强有关。“适应性反应”曾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94年的报告中及被美国国家辐射防护所提及。

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辐射中,20%来自医疗辐射;而在所有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中,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治疗等的医疗辐射所占的比例高达 98%。放射诊断包括透视、X光检查、CT检查、PET-CT检查等等,人们对这些检查都比较熟悉,在注意所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的同时能够接受这些检查。但对于放射治疗,由于接触不多,往往对其存在一种神秘感、畏惧感,许多人常常只是想到了其所可能带来的损害风险,而没有想到它可能带来的治愈疾病减轻痛苦的效果。

肿瘤放射治疗是用电离辐射的方法治疗肿瘤,和外科应用手术刀、内科应用药物治疗肿瘤一样,是一个综合各种能力的临床科室。在1997年关于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统计中,有45%的肿瘤可以被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放疗治愈18%,药物治愈5%,2005年的报告中,已有55%的肿瘤可以被治愈,手术治愈27%,放疗治愈22%,药物治愈6%。放射治疗在人类与恶性肿瘤的战斗中功不可没!有资料显示,所有恶性肿瘤中有60%以上的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对中早期肿瘤病人给予根治性的治疗,二是对晚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疗。前者可以单独应用放射治疗或者与手术或化疗联合应用,如鼻咽癌、喉癌、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放疗可以达到高达70-90%的肿瘤控制率;喉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术前术后放疗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治愈率,同时可以使手术范围缩小,保留器官功能,减少治疗相关损伤;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的联合放化疗和单用化疗相比也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治愈率,减轻治疗毒副作用等。后者包括晚期骨转移病人的止痛治疗、脑转移的姑息放疗、上腔静脉压迫或食管压迫的姑息减症放疗等,通过放射治疗可以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等不适,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就像手术会造成疼痛、器官的缺损、术后瘢痕甚至麻醉意外等,药物治疗有时会出现过敏及其他副作用一样,放射治疗有其特殊的副作用。如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等,这些毒副作用有时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应用放射治疗最终的治疗结果是射线对肿瘤的杀灭作用及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综合的结果。如何权衡利弊,根据病人的疾病及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应用放疗、应用何种放射治疗技术及如何放疗至关重要。现代放疗技术可以将高剂量辐射集中于肿瘤区域,而是正常组织接受的剂量降至最低,这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治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合理应用现代放疗技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甚至远远低于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现代肿瘤治疗手段。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医疗应用中,电离辐射都是有利有弊,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对电离辐射敬而远之,避之如毒蛇猛兽,也不能不加重视,不做防护,随意应用。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应用,适当防护,我们就能够用好电离辐射这把双刃剑,为我们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