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承办的“2020年CONS护理学组年会”,于2020年12月5日在上海顺利召开。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CONS)护理学组年会专场的主题聚焦于护理中的科研、循证和肿瘤症状管理,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线下共有30余位学者参会。
CONS护理学组组长、大会主席吴蓓雯教授为会议致辞,吴教授感言2020年虽然因为疫情的关系,诸多学术会议都因此延期或取消,但护理学组在CONS专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依然有序井然地举办学术年会,实属不易。感谢线上线下参与会议交流的各位专家和学者,同时感谢为此次会议倾注诸多心血的工作人员,预祝会议能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共分为分两大部分:护理科研和症状管理,上海瑞金医院邱娴护士长和胡琰霞护士长主持。上半场的护理科研部分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高键教授授课,解析护理科研中的几个重要关键问题,他建议护理同仁要留意来源于实践中的护理问题,并要注重阅读文献,重视统计方法,相信每一位护理人都能在科研之路上获得成绩。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裘佳佳老师带来题为《基于临床的护理科研》讲座,裘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乳腺肿瘤专科颇有学术造诣,她站在科研角度,用循证的方法解决了诸多乳腺肿瘤专科的问题,不仅提升了专科质量,也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结局。
会议的下半场主题为“证据·症状管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晓菊老师带来《肿瘤患者症状管理的证据转化》的讲座。张老师分享了肿瘤医院在症状管理方面如何进行证据的转化和应用,提出要关注患者的症状,从中发现研究问题,通过寻找证据、情景分析、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变革策略、实施变革策略、结局指标再审查、措施维持等循证路径,进行证据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症状管理。目前肿瘤医院已有12项抗肿瘤治疗症状管理项目,涉及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结局,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副主任周英凤教授作了题为《临床护理中的循证决策与证据转化》的演讲。周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循证护理的理论、方法学、指南构建、及证据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解释了如何正确对待证据,证据决策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做证据转化等问题。授课结束后学员们纷纷举手提问互动,周老师耐心解惑,让每一位学员都从周教授精心准备的课程中收获满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忻笑护士长分享了《肿瘤症状管理的临床实践初体验》,这是她在临床工作及病区管理方面所做的症状管理的内容,通过“六无“症状管理病房的构建,凝练出六大症状管理的主题,即“无痛、无呕、无饿、无乏、无丑、无忧”。通过亚专科小组的建设,在医教研三个层面都有体现,深化了护理的质量内涵、也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改善了患者舒适度,提升了满意率。
最后,大会主席吴蓓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推进学组成员的科研水平,也让护理同仁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循证护理该如何做,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探索的方向。科研的初衷是解决临床问题,科研的目标是用科学的方法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共进,共同为患者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