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国际交流医疗分会成立

2020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抗癌协会国际交流医疗分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会议在广州成功召开,来自53家医疗机构肿瘤学专业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商肿瘤国际医疗交流与合作。

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组织部王宇部长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CACA副理事长赫捷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医疗交流分会是中国抗癌协会的又一颗新星,赫院士祝贺国际医疗交流学会成立,并对国际医疗交流分会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学会未来加强国际和国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肿瘤研究和诊疗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介绍了CACA国际医疗交流分会筹建过程和学会组建的宗旨和发展目标。筹备组于2019年12月向中国抗癌协会提出书面申请,经2次筹备会议,完成委员推荐、会员发展、党小组的成立等组建工作。CACA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将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致力于促进国际医疗交流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行动,推动和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之间医疗互利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

学会的发展目标:建立在国内外多学科专家的支持下开展基础研究合作、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等领域的合作;借鉴国外的诊疗规范,和国外专家密切交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肿瘤的全国性诊疗规范;将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技术推广,推动我国肿瘤诊疗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借力国外优秀的科研和临床培训体系,快速促进我国肿瘤专科人才的成长。

随后,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部刘慧琴副部长宣读了中国抗癌协会批复函,并进行了CACA国际医疗交流分会组成人员选举,专委会由70名肿瘤学内外科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专委会专家群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学历以博士和硕士为主,大部分有海外经历。经选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袁芃教授当选为国际医疗交流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张国君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广州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常委由王立峰、王永胜、叶劲军、任予、刘惠琴、安汉祥、李建彬、杨升、肖春花、张旭、张宏艳(兼任秘书长)、张国君、张强、陈波、周国仁、周清、袁芃、黄晓颖、褚倩、蔡修宇担任。

接着,新当选的学会主任委员袁芃教授介绍了学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学会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砥砺前行,整合国内外肿瘤临床行业合作的大平台,为世界医疗行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建立各方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形成医疗服务发展,发展促进医患的良性互动。

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部副部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慧琴教授

学术会议环节,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部副部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慧琴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中国抗癌协会(CACA)旗下共有中文期刊22种,英文期刊6种,其中3本英文期刊进入SCI,分别是: CANCER BIOLOGY MEDICINE(IF=5.432),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IF=4.135), CANCER COMMUNICATIONS(IF=5.627)。前2种分别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和梯队期刊项目资助,CACA期刊未来发展目标将对标国际高水平刊群,提升国际话语权,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周清教授带来《202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免疫治疗已全面颠覆性改变晚期肺癌治疗格局,免疫单药治疗、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双免疫联合治疗均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人群获得令人瞩目的治疗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方瑛教授分享了《肠癌2020ESMO最新进展》,免疫治疗在MSI-H/dMMR、MSS、难治性晚期结直肠癌的最新研究结果,以及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治疗联合治疗策略的新选择。

袁芃教授在《早期乳腺癌治疗全程管理》主题演讲中介绍,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为治愈,对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不同的药物强化和时间强化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心血管、血脂、骨安全和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管理在早期乳腺癌长期生存中均举足轻重。

会议在袁芃教授高屋建瓴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她期待大家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为推动肿瘤研究国际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