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11月14-15日在广州举行了第七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及年会。中国抗癌协会组织部领导出席会议并现场指导换届工作,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教授主持本次换届工作。
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出第七届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全票当选第七届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徐忠法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房学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当选专委会秘书长。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由来自全结直肠癌诊治领域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组成。
王锡山教授
刘骞教授
颁发聘书
新任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对本届委员会的近期工作计划进行了发言,并表示在抗癌协会的领导下,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动员全国大肠癌医务工作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大肠癌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大肠癌相关医务人才的成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服务。此外,专委会还要积极开展大肠癌方面广泛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协作,深入开展肿瘤学科继续教育,紧跟肿瘤领域国际前沿知识和技术,打造特色学术年会及培训班,提高本学会及相关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肿瘤防治专业水平,力争为肿瘤学科的发展及学会自主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第七届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成员合影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4月28日,由我国著名结直肠癌前辈郑树教授发起。经过几代结直肠肿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中国结直肠癌领域公认、在国际大肠癌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最具权威的官方学术团体,在国际交流、学术推动、继续教育、指南制定等领域,尤其是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学术交流中发挥着权威性的引领作用。
对于大肠癌来说,预防胜于治疗。把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开展积极有效的预警、早诊及干预研究,以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已成为全球大肠癌研究工作者的共识。作为我国肿瘤学领域的国家级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将紧密配合国家战略,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重视健康教育、积极推动早诊早治的防治理念,推动全国大肠癌防控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