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的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将在广州召开。
本次会议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 CCO肿瘤重症医学分会场将于同期召开,本期我们特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东浩教授对肿瘤重症医学分会场进行亮点介绍,以飨读者。
关键词:新视界
直面挑战,开启中国肿瘤重症医学的新视界
恶性肿瘤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已从过去的“不治之症”,变成了如今“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本身的伴发疾病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放任其发展,将对患者本身的抗肿瘤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肿瘤重症医学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跨专业学科,是得益于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随着重症医学、肿瘤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管理形式。肿瘤治疗手段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为肿瘤重症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当前的肿瘤重症治疗思路已由“治病”向“治人”转变,更强调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与肿瘤学科密切配合,为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肿瘤重症医学专场将于11月14日下午在琶洲会展中心C区召开。会议将秉承“赢在整合”的大会主题,整合肿瘤重症医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理念,明确学科发展规划,坚持整合与发展,共促学科发展未来。聚焦抗癌新技术的严重并发症诊疗救治,深入探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构建多学科整合的肿瘤重症学科体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于凯江教授对肿瘤重症医学如何在整合中发展进行规划,开创肿瘤重症医学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主任委员王东浩教授将深入剖析肿瘤重症专科与综合重症医学的异同,理清肿瘤重症医学的专科发展思路;候任主任委员王常松教授对肿瘤重症医学整合发展学科设计进行阐述,构建肿瘤重症医学的专科发展蓝图。免疫治疗、靶向治疗、CAR-T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前沿热点。朱彪教授、胡振杰教授以及熊冠泽教授将以专业的视角,针对这些治疗方法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策略进行前沿、系统的讲解,介绍他们救治成功的经验,为肿瘤治疗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一道安全保障。由于肿瘤侵袭和放化疗毒副作用等原因,不少肿瘤患者极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严密监测或短期生命支持。马刚教授将介绍重症支持下的治疗和化疗的新观念,让重症医学整合到肿瘤治疗的全程管理中,让患者平稳渡过抗肿瘤围治疗期。
有别于普通重症患者,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凝血、营养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对重症的救治有严重影响。王宏志教授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详细介绍肿瘤重症血栓与出血的观察和处理策略;周东民教授也将深入讲解肿瘤重症营养代谢的特点以及营养评价与治疗的具体方法,对临床实践极具指导作用。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项最前沿的技术,邢学忠教授将对ECMO在肿瘤重症患者的应用现状、使用技巧、发展前景带来极为精彩的报告。
不同肿瘤重症诊治领域的专家们聚首,加强多学科的交流与协作,求同存异,直面挑战、解决问题,群策群力关注肿瘤重症医学学科的整合与发展,开启中国肿瘤重症医学的新视界。
欢迎来到2020 CCO肿瘤重症医学分会场,我们将与您一起探讨肿瘤重症医学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