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听血液大咖——邹德慧教授怎么说……
全国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2020年10月16日-10月18日顺利举行,与会专家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医学界血液频道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邹德慧教授,邹教授就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地位做了重要解读。
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显著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生存率!
随着新药和新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免疫治疗、化疗、放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约30%~40%,欧美则高达60%-70%。在国内,北京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62%,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就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其在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是不同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移植方式主要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淋巴瘤患者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由于淋巴瘤亚型众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和疗效在各个亚型中都是不同的。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优选治疗策略!
对挽救治疗敏感的第一次复发的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若年龄相对较小且体能状态较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标准的挽救性巩固治疗策略。
对于年轻、高危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诱导化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存在争议,特别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学会(ASTCT)指南近两年去除了相关推荐。
但在中国目前阶段,虽然近几年新药的发展很快,但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及性差。新药上市后,在一段时间内的价格是昂贵的,患者很难承受。此外,很多新药一线治疗临床试验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成熟、安全性好、费用可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地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惠及多种淋巴瘤患者!
对于年轻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当前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标准的治疗策略。
对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主张在第一次缓解期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复发难治的滤泡淋巴瘤患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复发阶段,特别是高危或POD24(24个月时疾病进展)患者,如果对挽救治疗敏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标准的巩固治疗策略之一。它能够使患者到达较深的缓解,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甚至可以帮助部分患者获得10年以上缓解状态,也就是所谓临床“治愈”的状态。
对于复发难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目前挽救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其标准的巩固治疗策略。BV单抗或PD-1单抗等新药在移植前后的应用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可使更多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根据患者的综合状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突破65岁年龄限制
患者因素包括年龄、体能状态,这都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因素。
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年龄限制相对较低。随着移植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目前小于65岁的患者多数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欧美发达国家,70岁甚至75岁的患者,只要综合体能评估良好,也可以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当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从预处理的强度和剂量方面,需要酌情进行调整。
传统治疗手段仍然具有一定地位
当前淋巴瘤新药层出不穷,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都在不断发展,但是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的治疗仍然是无法被完全替代和放弃的。只有更好地将新药、新的治疗手段与移植相结合,才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整体治疗效果。事实上,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
来自美国骨髓移植登记处(CIBMTR)的资料显示,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虽然新药辈出,但是每年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总例数还在不断增长,截止至2019年,已经突破1万例/年。淋巴瘤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并不像多发性骨髓瘤增长的那么多,但是美国每年的患者数也维持在4000-5000例。
这充分显示,即使在新药“井喷”的时代,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地位。
新老疗法相结合,帮助患者更多获益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在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代表的侵袭性淋巴瘤中,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一种疗法。目前上市了两款产品,分别为Yescarta和Kymriah。Yescarta的相关研究显示,在≥2线的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总有效率能够达到83%,58%的患者能够达到完全缓解。通过长期随访发现,接近40%的患者能够维持长期无病生存,甚至达到治愈。相比传统治疗,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不尽理想。
挽救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在第二次缓解期的患者中。对于≥2线的复发难治性患者,传统的治疗很难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即使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有研究探索CAR-T细胞治疗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结合,初步结果显示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专家简介
邹德慧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助理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联盟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的诊治和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