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患者吃什么
俗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口腔癌患者,必问的问题是“我的病是不是与吃有关?”答案是明确的,有关,非常有关,一定有关!甚至有人提出“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口腔癌围绕口腔“吃”的功能,在结构上分为3个:
①咀嚼功能,需要健康的舌、牙齿、牙龈、咬肌等解剖结构;
②吞咽功能,需要软腭、舌根等结构;
③消化功能,分泌水与消化酶的腺体,需要舌下腺、颌下腺、腮腺等结构。
不同的食物对这些结构有不同的刺激,长期的恶性刺激,可引起相应的恶性肿瘤
口腔癌不能吃的食物
香烟、老酒、槟榔是公认的一级致癌因素,这三者皆对上述结构产生恶性刺激,一定可以致癌,已经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证实。所以,口腔癌患者不允许吃这3种东西。
烧烤、油炸、红肉、鸽子、黄鳝、辛辣等百姓中医认为的“发物”,吃后可以出现口腔黏膜肿胀、溃疡,这主要源于口腔黏膜对异物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属于急性免疫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因此需要个体化处理,若出现不适,则不能再吃。
蔬菜、水果类若含维生素C等酸性物质,可以加重口腔黏膜的损伤,对于已经出现口腔溃疡者,不要吃。
特别重要的是对于化学添加剂复杂、无法确切知道成分的食物,要谨慎。如西式蛋糕、膨化食品、火腿肠、腌制类、饮料食品等。
口腔癌的病因,就是多吃不能吃的食物的结果。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习惯不同,需要根据上述,个体化地找出病因。
鼻饲的营养液目前临床已有多种,完全可以满足无法用口腔进食的营养要求。
总之,“吃”是口腔的功能,也是口腔癌致病的根源,通过个体化方法找到每个患者的病因,“不吃”并避免病因的重复接触,是减少口腔癌复发的有效手段。在手术、放疗与恢复阶段,通过管饲的方法,可以实现不用口腔“吃”的营养支持。